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污漬

dark

「垂死也要盡力掙扎,哪怕最後只是街角硬生留下的污漬,也算不枉。」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Dear Lou, see you on the other side.


當時,沒有人想到《LuLu》會是Reed的最後遺作。

不可能的組合,結果不是相加,反而同時得罪了雙邊的支持者,讓這張專輯從未獲得它應有的評價。


深深希望有一天世人能肯定這張經典的價值。


無論如何,每每想到Reed在音樂生涯的最後一刻是和Metallica一起鬼混,就覺得是件很屌的事。


而這正是打從心底所熱愛的Lou Reed會幹的事。


今晚讓我以珍藏的Ardbeg敬你,敬你所留下那令人崇拜的一切,也順道藉機澆去些我卑微人生的哀愁。


操他媽的肝病。


幹杯。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消費構成的烏托邦——《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讀後

封面圖片來自讀冊生活

大正時代係指1912年至1926年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間,雖然只有短暫十五年,但無論對日本、作為殖民地的臺灣,乃至整個東亞,都是非常關鍵的階段。相較於前任明治天皇乾綱獨斷的維新,以及繼任昭和天皇治下軍部勢力的堀起和獨裁,大正時期則以內閣與政黨政治,即所謂的「大正民主」,廣為人知。也許正因從大正政變(1913)開始,無論官方或民間一系列以擁護憲政為中心的活動與事件,吸引多數研究者的注意;也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政治史的研究都在史學領域中扮演著主軸的角色,傳統對於大正時期的研究,多半聚焦在政治場域的風起雲湧,雖然捕抓到了時代的重要側面,卻不見得能完全彰顯大正時期於歷史上的轉型意義。

竹村民郎的《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便從文化的角度,重新去理解大正時期。該書日文版於1980出版,並於2004重新改訂,另出了增補版,本書即由後者譯出。誠如該書日本版副標所言「世界史の転換期と大衆消費社会の形成」,全書的內容緊扣著日本大眾消費社會的誕生,以此為出發,試圖析理出大正時期在政治變動之外的轉換。

全書共分七章,另有補論一篇。第一章〈大正人的一天 大正九年五月〉,便開宗明義地呈現本書試圖從生活層面開展論述的企圖心,以虛擬的B先生和B太太這樣兩人的受薪家庭,在大正九年的一天,勾勒出一次戰後日本社會所呈現的樣貌。除詳細描述生活的各層面外,也帶出第二章〈巨大都市東京的誕生〉的主題:以東京為代表,象徵西方近代城市文明的大都會出現。東京大都會之所以能成立,除政府有心的推動外,也和經濟的發展有關,特別是那些新興的企業,它們沒有傳統財閥的保守包袱,積極投身新式的科技,帶動產業的勃興,第三章〈成金的輩出〉便是在討論這些革新企業家們所帶來的影響。第四章〈大量消費型社會〉則承續了第三章的討論,新興產業對製造生活消費品的重視,反應著日本朝向消費社會發展的轉向,不單是甲子園、寶塚歌劇、大眾食堂、百貨公司、咖啡廳等等新式消費場所的出現,更重要的是一個以普羅大眾為運作核心以及思考主體的大眾社會的出現。大眾社會帶來的不僅是消費型態的改變,對文化層面也帶來巨大的衝擊,第五章〈大正文化的成立〉便從文化商品化、性產業和自由畫三方面,說明文化各層面因應大眾消費社會而發生的質變。第六章〈作為「時代」的大正〉則企圖捕捉潛藏在多彩多姿大正文化之下的軍國主義伏流,以婦女、勞工、農村這些看似與軍國勢力最無涉的主題出發,指出軍部無所不入的滲透,帶來大正文化的終局。在最後一章〈作為時代區分的大正〉這篇代結論的獨立長文中,作者認為「大正民主」的貢獻被過度頌揚,並不符合當時日本社會的實情,因此他選擇以中性、世界視野的「一九一~三○年代」作為切入,去探求各時期文化、思想構造與國際關連性,析理其時的日本總體相和歷史意識,勾勒出它們和文化、思想之間的關聯;替本書的提出了一個理論及方法層次上的總結。補論〈作為「環境論」的郊外成立〉則討論「郊外」的出現,其背後的社會、文化基礎,以及一個建立在電車網絡之上的「交通文化圈」。

誠如作者在後記所言,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挑戰了傳統對大正時期的單一解釋,賦與了以文化作為解釋主體的全新歷史視角。其高明處在於,並非單單獵奇式地介紹大正時期的各種吃喝玩樂,而是透過對這些廣義文化現象的觀察,回應了傳統大敘述中的深刻論題,巧妙的將經濟轉型、現代化、自由民主的抗爭……等等日本史的重要轉變,嵌合於對日常事物的探究之中,不只消極地挑戰了傳統「大正民主」的解釋,更積極的替一九二○年代作出新的宏觀解釋,避開了大眾生活研究常見的瑣碎。這樣的著作還是來自於一位1929年出生的前輩學者,無疑值得今日史學研究者警惕與學習。對於非學院的讀者而言,本書所介紹的可爾必思、松下電器、勝家牌縫紉機等等商品,以及咖啡廳、百貨公司等等空間場所的出場,這些建基於都市之上的物質和消費文化,都與今日的生活聲息相通,若再考量日本和臺灣之間的歷史關聯,這本介紹1920年代日本的專著,也間接為認識我們身處的當下,提供了一扇全新的窗口。

或許,政治起落的影響有時而盡,但基於人心需要的消費現象反而歷久彌新。在這個意義上,捨政治的大敘述,而關懷物質文化,反倒更能挖掘出某些超越時空的普遍意義。總之,「過去」不應只有一種解釋,唯有通過不同面向的歷史詮釋,跳脫既定陳說,人們才能理解那些逝去的過往。究此點而言,本書無疑提供了最佳的範例。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關於「心」:由〈Shape Of My Heart〉至〈IANAHB〉



最近三不五時就會把Sting和Dominic Miller合作的〈Shape Of My Heart〉拿出來聆聽,無論是一人獨處、吵雜的人群,甚至騎車於繁忙的街頭,總是忍不住將它撥放。就像飛影靠凝視著冰淚石獲得心靈的平靜,這歌對我也有類似的作用,無論身在何種情況,無論情緒多麼波動,當第一個音符響起,我都能立即獲得最低限度的穩定。

Sting在受訪時表示,他試著在歌詞中去描繪一個玩牌人,一個在牌戲中不為輸贏,只是想要透過紙牌去認知事物本質的賭徒,想去理解主宰勝負背後玄妙的邏輯運作,近乎宗教性的體會。他是在撲克牌裡思索存有意義的哲學家,每次的輸贏都是自己和真理的奮戰。他也和所有的職業賭者一樣,壓抑自己的情緒,不顯露情感,自我偽裝,以那唯一的面具,隔閡外界,保護自我。

對我來說,這位哲學家賭徒所思索的,是「心」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

人的「心」不是生物學上加壓讓血液的臟器,肉體的「心」重要性無可質疑,但卻是任何生物所共有,無法體現人類自我意識所感受到的「心」之獨特。「心」更不是那心形符號所能勾勒,那只是種人類想像的創造,企圖以略帶偷懶的方式去簡化表明心的樣貌。「心」是那種每個人都可以具體感受,卻又難以具體言之的存在,如同《道德經》所論之「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我無意搬弄書袋,更無意於進入哲學的討論。只是想強調在一定的程度上,〈Shape Of My Heart〉捕捉了人在某個時刻都將面對的自我反思,那個主導我一切言行舉止,於我喜怒哀樂時不斷悸動,或可視為意識、靈魂、良知居所的「心」的某些樣貌。

沒有比賭徒更合適的意象,因為每個人在面對未知的人生前途,都是搏命的賭客,他可能熟知規則,理解輸贏勝負的邏輯,權衡優勢與劣勢的各種限制,與命運之神面對面較量著每手牌局,有時輸有時贏,由出於理性或感性的判斷,然而最終所有的終局似乎都是命定。

那麼在人生的賭桌上,我們究竟在賭什麼?如果對手是無法擊倒的至高存在?

歸究到底,每個人都只是和自己的心在對賭著,藉由一張一張的出牌,一次一次的勝敗,理解自己的「心」是怎麼樣的存在。無論獲勝時的志得意滿,或者落敗時的垂首喪氣,都只是虛幻,死亡總會在賭場關門之後清空所有,只剩永恆的虛無。

這場牌戲的真正獲得,或許是在將己身託付死亡,於意識消失的最後剎那,能告知盡力博奕的自己:「我想我了解我的心了。」

可是,理解心也許是人生牌戲所該追求的目標,但結果卻不見得美好。因為在這場賭局裡,在自我探索的過程裡,心卻不斷的累積,原本的樣貌在被挖掘的過程便同時受到了污染,Dominic Miller用那古典樂式優雅與平衡所譜寫的,也許是心起始之時的純粹潔淨,但沒有人能在人生的賭博中維持住稚子天真。同樣是以古典樂的為摹寫的對象,人心絕不會像Dominic Miller所表達的接近天使般的雋永甘美,反而會更接饒舌歌手Lil Wayne的〈IANAHB〉——另一首我最近反覆撥放近乎偏執的歌曲。

那是潛意識中難以直視的黑暗,是慾望無止無休的膨脹,暴力與瘋狂,墮落與毀滅,沒有出路絕望早以代替死亡,順著靈魂的每個毛細孔腐蝕著,直到所有良善的本質都變成了人類粉飾自己還有點價值的虛偽謊言。Sting的賭徒對自己帶著面具仍有真實面目的宣告只是矯情的噁心,不用什麼面具,因為我們早就是沒有面孔的人。心是黑洞,是坍塌無底的奇異點,將人性一點一滴的吸入,扭曲軋碎,變成百分百濃度的惡。

這才是人永恆的難題,我們唯有透過在人生的賭桌上才能了解自己,然而我們的心也註定會在這賭桌上不停地被污染、被破壞,在最後我們所能找到的,將只是破碎肢解難以辨識的心的殘骸。就像每個賭徒在賭博前,總覺得自己能夠理性,能夠自制,一旦上桌,難逃成癮,在高低起伏的金錢進出中,逐漸失去所有先前保證不會丟棄的事物,在終點等待的都是瘋狂。

而那於最後用以自我完成所挖掘出的心,只不過就是所有瘋狂與惡與罪與黑暗聚合。

也許,最後不是死亡把我們帶向虛無,而是在經歷人生漫長的熬煉後,我即是虛無。

起於〈Shape Of My Heart〉,終於〈IANAHB〉;起於純粹,終於虛無。人只是這兩站中旅行的過客,於兩種不同元素交織光譜中苦苦掙扎。

我大概了解自己為什麼會無法放下,讓這兩首歌不再於耳邊交替。

因為,心,難以名狀。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起於抗爭,止於統治——田中彰著《明治維新》讀後

圖片來自讀冊生活

日本前輩學人田中彰所著《明治維新》一書,雖然看起來像是順著時間推移的教科書書寫,卻不是一本平舖直敘何謂「明治維新」的單純介紹。明確的問題意識,展現出不同於同類著作非凡的視野;以深刻的反思,析理出維新的動力和影響,立體化了日本近代化的關鍵年代。對於日本史不甚了解的讀者來說,初讀本書或許會感到有些艱澀,但若細細咀嚼,輔以網路或其他書籍所提供的背景泛論,一旦扣住了作者所望探究的課題,必然可以感到他在研究上的用心與功力,並對明治維新有種更進一步的理解。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關於《沒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禮之年》我想說的是……

《沒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禮之年》


我想說的是:我無話可說。

對我來講,村上春樹是一種信仰,是近乎宗教的存在。

每隔一堆時間,自己就會把村上所有的小說重看一次,包括所有的長篇和短篇,閱讀的順序不一,但是是確確實實,由頭至尾,逐字逐句的閱讀。如果以開頭的第一本書作為計算一輪迴的起始,次與次中間的間隔平均大約是1年半左右。因為村上是如此嚴苛、不盡人情的規律寫作,他每出版新書,固定就是整個儀式的開始,所以很少會超過一年半的均數。週期最短則是相隔了約莫一個月,以我自己的閱讀速度,和村上出版量的龐大,有很長的時間,我每天都在反覆讀著村上的說小說(是的,這是非常非常近期的事)。

虔敬宛如教徒的讀經。

這類似儀式般的洗禮,讓自己的內心得到填滿,同時也獻祭出心底難以言之的什麼。無論得失,經由這樣反覆的過程,使自己擁有繼續生存的能力。

與其說痴迷,倒不如說書中擁有某種穩定的基點,讓自己安頓身心,獲得天啟與救贖。

因此,我佩服那些可以評論村上春樣作品的人,運用著專業的詞彙,理性的將作品解剖分析;之於盲從的信徒,那是不敬的褻瀆。我也羨慕可以以各樣方法消費村上,表現出聰明才智的人;我僅能愚昧的迷信追隨,無自我可供彰顯。我更發自心底地景仰那些能以感性的方式,分享對村上作品心情的人們;我無法將自己得到感召以任何的形式具象化,更遑論引起他人的共鳴,因為這樣的過程,無疑是把靈魂展示,或者揭露體內放置靈魂之處空無一物的殘酷黑暗。

除了投地頂拜外,我對於村上春樹,沒有其他可能。

所以很抱歉用標題騙了你,讓你讀了盲信者無意義的數百字堆疊。但我想,不論你對村上作品有何理解或情感上的需要,世界之大,一定都可以找到切合的滿足,上述痴愚荒謬的字句或者反而難尋?就當作是一則難笑的笑話吧。

最後只想說,能正巧在三十五歲又近七個月的此時此刻,讀到《沒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禮之年》一書,真的是(不微小也無需強調確切的)幸福的事。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寫手

3776


「他是我們公司最佳的寫手!」老闆總是在人前這樣稱讚著他,和靄的語氣輔以讚許的目光,眼角的魚尾紋裡流露著不明所以的驕傲。

但他卻沒有感到任何開心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