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舊文]Only My Heart Talkin'

(影片來自Youtube)

要在80、90年代的金屬樂界中獲得商業上的成功,擁有一首抒情曲,也就是所謂的金屬芭樂(matel ballad),絕對是必要的條件。

很多知名的重金屬天團,在多數人心中所留下的記憶,往往不是刻板印象中的那些狂野、叛逆歌曲,反而是一首首精緻、動人的和緩情歌。說穿了,重金屬在主流市場的全盛榮景,特別如亞洲這類海外市場,其實多半是由這些慢歌所打造。

持平而言,這樣的經營樣貌和人世間所有事情一樣,好壞參半。

這一首首的慢板歌曲,成為無數人初次接觸重金屬樂的敲門磚,能擴展更多的聽眾,讓更多人有機會去接觸、去感動,其貢獻不可抺滅。藝術作品的生成,本來就是讓人去欣賞的,對多數人來說,「孤芳自賞」大半都是不得志後所追加的自我安慰而非創作初時的主要動力。

然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擴展聽眾群和「媚俗」之間的界線總是難以界定,過度商業化成了這些情歌最負面的缺點,結果表現在兩方面上,一是培養出無數的「一曲金屬團」,靠著一首慢歌一夕成名,在市場期待或後繼無力等因素作用下,也迅速的離開人間。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說,現在還有多少人聽過Saigon Kick這個樂團?但他們那首著名的〈Love is on the Way〉,仍不時的在各種情歌大合集中出現。「一曲金屬團」最大的問題還在於單一歌曲的過度搶眼,掩蓋了樂團在其他創作上的努力,再以Saigon Kick為例,〈Love is on the Way〉自然是他們最盪氣迴腸的歌曲,可是收錄這首歌的專輯《The Lizard》卻是他們創作生涯中內容最貧乏的專輯,兩年前的同名的出道作、95年最後一搏的《Devil in the Details》無論在質量或成熟度上,都遠遠超出甚多,但這些專輯卻落得無人聞問的下場(很殘忍的,《The Lizard》是他們唯一進入告示牌的排行榜的專輯,只能說大眾品味真的是令人難以捉摸的謎)。換句話說,那耀眼的歌曲反而成為最幽暗的詛咒,非但沒有拓展聽眾反而抹殺了樂團其他的好歌(如果從不限於重金屬樂種,那麼〈Creep〉之於Radiohead可能是更好例子)。

過度商業化的另一個負面的影響,則是不斷炮製那些大紅的歌曲,如同工廠生產線一般的反覆生產,雖然或得了商場程度不一的成功,但那成團的初衷、音樂的能量卻早已在一次次的名利收入之中,被淡化到令人作噁的地步。這樣的例子無疑更多,為了讓自己能保有一些口德,引發無聊的爭議,請恕我不在此一一詳舉。只能說這是人性的必然,我們不能期待每個人都能禁得起誘惑。

話題扯遠了,回到Alice Cooper吧!

AC並不是一個以情歌為招牌的歌手,當然不是說他沒嘗試過,在70年代中後段,他曾出過一兩首以感情為訴求的歌曲,市場上的反應亦不惡,但多半難以成為人們聯想到AC時的第一印象。此外,那還是AC在樂風上的探索期,他的歌曲風格還保有大量的試驗的空間,所以那些情歌多半和金屬風格無涉,反而加入比較多當時流行的泡泡糖歌曲、甚至Motown的原素。

是以,可以大膽斷言,AC的第一首matel ballad一直要到《Trash》裡的〈Only My Heart Talkin'〉才算真正出現。

這可能也和AC本身聲音條件的限制有關,他低沈的嗓音和重金屬慢歌著重的高亢、嘶吼完全背道而馳,要打造一首金屬味濃厚的抒情歌是非常困難的,這也突顯了〈Only My Heart Talkin'〉和《Trash》中另一首情歌〈Hell is Living Without You〉的重要性,從此AC似乎掌握了在金屬抒情曲中表現自己的方法,類似風格的作品也成為了專輯的必備曲目。

就和多數的情歌一樣,這同樣是歌詞沒什麼內容的歌曲(笑)。其實,任何愛戀都一樣,每個人在講述自己的愛情故事時,總覺得自己所經歷的種種是那麼的獨一無二,但說穿了,除了極少數極少數的例外,總不脫那幾個相同的老套。我一位十分尊敬的老師曾以「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來說明歷史研究的某些特性和侷限,我想同樣的句子亦可改成「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戀情」。那些獨特的感受出真正的根源在於「當局者迷」的主觀,禁不起客觀標準的檢驗,如果每個人的在戀愛中的情境都那麼特殊,又如何說明為什麼每個人都能在KTV裡找到對應心情的歌曲呢?愛情是很廉價的,不過,人本來也不是什麼太高貴的生物,廉價的刺激是生存的必要需求之一。

既然人們的愛戀是那麼的易於分類,怎麼利用創作去捕捉、描繪愛情,使閱聽人共鳴,於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主觀投射進去,便成為任何形式創作者的最大的挑戰。換句話說,正因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戀情」,能在藝術中表達出戀情的「新鮮」便成為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

〈Only My Heart Talkin'〉所企圖捕捉的是那種無法讓愛人留下的心情,希望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特別結合了重金屬男子那種鐵漢的矛盾,總是因自己的形象,而阻隔了自己心底真正的想法和渴望,終造成不容挽回的分離。總是在對方面前擺出冷酷的假面,在背地裡一個人擔心、難受,直到對方無法忍受選擇離開,才希望對方可以給自己表達自己的機會,留下來讓自己吐訴心底的聲音。若考慮到AC在80年代末積極打造的重金屬男兒的形象,這首歌可謂是量身打造,尤其中間那段「我在背地裡幾乎要哭,卻硬把眼淚握住」的歌詞,由AC唱來真的是說服力十足。

這首歌最吸引人的部分還是在於編曲上,除了很自然的加入弦樂增加了歌曲的厚度外,最成功之處,在找來Aerosmith的主唱Steve Tyler和聲,彌補了AC在聲音表情上的不足,如同AC自承的「Steve Tyler有著這行當裡最搖滾的聲音」,一方面他以低調的方式,完美舖陳了這首歌的底韻;另一方面他也未曾遮掩自己鮮明的歌聲,以良性競爭的方式,將AC對歌曲的詮釋推到另一個層次。曲末兩人的對飆,大概是這首專輯裡最勾人心弦的段落。

如果從另一個外緣的角度看,這兩人的合作有更另令人感動的一面,1989年《Trash》的同時,Aerosmith也發行了《Pump》,這是1985年以來團員重新結成之後,所發行的第三張叫好又叫座的專輯,成功擺脫了70年代的混亂和低潮,團員們重歸舊好,並以高能量的創作力,吸引了世人的注意,重回搖滾的舞台。同一時間,AC也藉《Trash》重新找回自己和聽眾。Aerosmith的成員對這張專輯可說是全員盡出,除了主唱Steve Tyler之於〈Only My Heart Talkin'〉外,吉他手Joe Perry 則為〈House of Fire〉一曲伴奏兼和聲;另一吉他手Tom Hamilton和鼓手Joey Kramer則為專輯同名單曲演出,可以明顯感受到那種同一世代相互扶持的濃厚革命情感。而他們從不曾放棄、克服層層難關的努力,或許更值得我們學習,也許正因為搖滾樂是他們心底所想表達的真正渴望,所以他們克服一次又一次的高低起伏,不斷的重新站在舞台上吧。

也許,那才是這些金屬老骨頭們的「心」,真正想訴說的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