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關於音樂,關於人生——《伴唱人生:聚光燈外20呎》(20 Feet from Stardom)


影片來自Youtube

《伴唱人生:聚光燈外20呎》(20 Feet from Stardom)絕對是一部關於音樂的電影,這部以合音歌者(background singer)為主題,並以及其中代表性人物Darlene Love為主軸的紀錄片,忠實紀錄了西洋樂壇從50年代末期迄今的種種轉變。

從最早僅屬於白人的音樂市場,到後來黑人音樂型態如節奏藍調(rhythm and blues)、藍調(blues)、福音(blues)等等,逐漸從潛流變成潮流,大量優秀的非裔美籍音樂人被樂迷所接受與喜愛,引領風騷。至搖滾樂(rock n’ roll)興起,諸如滾石(The Rolling Stones)等樂團大量吸納了傳統黑人的音樂元素,打破隔閡,徹底將音樂解放,釋所前所未有的新能量。合音歌者在音樂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隨著音樂風格的變化有所不同,從早期中規中矩的制式合音,逐漸扮演起吃重的角色,成為不可缺少的元素;有時甚或喧賓奪主,成為一首歌的靈魂。

片中訪問了多位重量級的音樂人,譬如Mick Jagger、Sting、Bruce Springsteen、Stevie Wonder等人,讓這些傳奇的樂手現身說法,解釋合音歌者對他們音樂的不可或缺,提醒人們那很容易被忽略的動人美好。對樂迷而言,這絕對是一部津津有味,甚至忍不住令人熱血沸騰的影片。

然而,《伴唱人生:聚光燈外20呎》也可以是一則無關音樂的故事。

這是一群擁有一定天賦的人,在自己夢想的事業中努力,有獲得部分的回饋,卻總得不到最終的成功;更殘酷的,他們還必須在最近的距離,觀看成功者的發光發熱。換句話說,這是一部描述失敗的故事,影片一開始的光鮮奪目,舖陳的是中段急轉直下,那些舞台下的困挫失意。

只能分享鎂光燈餘溫的合音歌者,當燈光熄滅之時,便顯露了他們無法獨自閃耀的窘境,必須在現實和理想之間苦苦掙扎。如Mick Jagger所言,沒有人會想要一輩子合音,活在別人的光環下。影片中所有的歌者,都企圖爭取獨當一面的機會,一次次的嘗試,留下的則是一次次的失敗。有人等不到機會,有人等到了機會結果不如預期;有人有了不錯的起步,卻發現自己難以再踏出下一步。數度沉浮之後,熱情熄滅,退回舞台的邊緣,甚至放棄了歌唱,另謀溫飽。不再有炫麗華美的舞台,只剩下夢想的碎片,灑落一地。

這或許才是這部紀錄片的主題,藉由這群離明星僅一步之遙的人們,透過音樂這所有人都能欣賞感受的世界,讓人去思索所謂的「成功」為何?在本片中,人與「成功」之間的距離,被具象化成20呎的距離,看似很近實則遙遠的鴻溝。「成功」所取決的因素很多,Bruce Springsteen便直言,他遇過太多完美的歌聲,但在音樂的世界裡絕不欠缺有才華的人,沒有獲得知音,你就是無法更上層樓。Sting說的更白,這和公平或才華皆無關,而只是境遇或命運,或其他冥冥之中難言的作弄,無法強求。成功的人可以說出各式各樣的大道理,但你照著作絕對不會有著同樣的成功,與其在強求之中懷憂喪志、鬱鬱寡歡,倒不如學習試著坦然和自己的命運共處。全片便結束在這見山又是山的境界,片中的歌者必須重新去思考自己和音樂之間的關係,吸引他們歌唱的原點,不是是否成功與否,重點不在於能否成為明星,而是能否盡情歌唱,能否成為美好音樂的部分。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能否「成功」,而是「成功」的定義該是什麼。這群美好的聲音其實都擁有過自己的光彩,就算短暫,或者微小,但確實燃燒著。離明星那20呎的距離,並不等同於失敗的距離,而就是一個屬於自己、怡然自得的天地。

總之,《伴唱人生:聚光燈外20呎》是部和音樂有關的電影,同時也是一部以音樂暗喻人生的紀錄片,你可以欣賞音樂,或著也可以藉由這些音樂人生,學習如何對生活微笑。

(已刊登於MPlus+,更名為〈成名並未在望:《伴唱人生:聚光燈外20呎》(20 Feet from Stardom,2013)〉)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人貴自知——《人種源始——追尋人類起源的漫漫長路》一書讀後

圖片來自網路
前陣子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熱映,掀起一陣熱潮,相關討論甚多,無論是否理解其中複雜的物理原理,或者對這部電影的評價為何,片中所提出將人類全體作為一種「物種」(species)的宏觀思考,應是多數人都能接受,並且值得深思的課題。然而,這種從「物種」大我出發的視野,若不能理解物種的過去,便難以去思索人類所將面對的未來,以及這樣的命題所能激發的意義和可能。知名人類學家泰德薩(Ian Tattersall)所著《人種源始——追尋人類起源的漫漫長路》一書,正好可以補充這部分的知識空白,並更進一步地將人類放在全體生物的演化歷史中,以淺顯易懂的筆調,指出人和其他物種的相同相異,經由這樣的比較,突顯出人類存在的可貴特質。

全書所努力還原的,是從猿類逐漸過渡到人類的過程,如英文書名所點出的,即被視為地球的主宰(Masters of the Plant),或中文常用的「萬物之靈」的人類,是如何出現並演化成為今日地球最頂級的掠食者。作者在書中反覆指出的,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在演化過程上並無不同,不當將人類的演化視為「一種步調緩慢、不停改進、持續邁向完美的傾向」。「適應」大自然「天擇」的過程,是極端複雜的機制和運作,基因體習於恆定狀態,任何生物都僅能在既有的基礎或限定下,試圖克服環境的挑戰,唯有整體族群或物種為單位發生變化,才有辦法完成「適應」。此外,「機運」也在生物存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譬如突變的不斷發生,即使在沒有外在刺激的情況下,同一物種之間也會逐漸發生分化。回顧式「臻於完美」的微調論調,只是對於演化不切實際的想像。

從南方古猿至人科動物的出現,再到人科動物的遷徙,學習使用工具和用火,進一步以智人的形式出現在地球的舞台上,作者運用大量考古成果以及科學分析,所試圖勾勒、還原的,便是人類成為人類的複雜過程,絕非單線的線性進化史觀所能說明與涵蓋。有時向前,有時後退,很多的變化看起來是如此的沒有意義與難以解釋,卻一點一滴構成了今日人類的型態。人其實和其他的生物雷同,面對不可知的未來苦苦摸索,一路跌跌撞撞。那麼究竟是什麼特質區隔了人類和其他生物?在作者看來,答案是符號化的感知能力以及語言。人類具有抽象思考的能力,能開始進行諸如藝術等創作,並以語言的方式去傳遞溝通,形成共用的資產。更重要的,這種心智能力的發展,促成了自我意識的產生,一定程度上,在這關鍵的「意外」突破後,「人」才正式的出現。

唯有知道人類不同其他生物的關鍵,才有辦法正確的去思索人類未來。作者最後指出,在現今人類廣佈的情形下,在生物構成方面的演化應該趨於固定,但我們在認知能力的進化上仍留有很大的空間,從文化的角度上,人類的進步還有很大的可能,如作者所言「從人類符號化精神的最初波瀾開始,整個人類物種的技術歷史與創造力歷史就一直圍繞著這股力量前進。若要說有什麼是再清楚不過的,那就是對我們已有的能力進行的這種探索還遠遠看不見終點。」正因如此,人類構成了複雜的社會體制與規範,產生了集體的制約和理性,讓我們有能力避免受個體的瘋狂所引導,並和大自然之間取得共存共生的平衡,不至於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本書文字雖然已十分淺顯,除作者的有意為之,亦足見譯者的專業與功力,廣博且專業的去回答人類起源的大哉問。本書最精彩的,不在於知識的講述,而是點出這些知識對今日人類的意義何在,拉進了讀者與專家之間的距離,這無疑是構成一本優秀科普書籍的絕對要件。「人貴自知」這句老生常談,從物種的角度來看,依舊成立。唯有了解人類在自然中的平凡與不平凡,才能於平凡處謙卑,於不凡處深化,或許是本書所能給予讀者最重要的啟示。



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願共游者皆非餘生——《餘生共游》觀後



柯金源拍攝的《餘生共游》,是一部關於鯨鯊和人之間的紀錄片;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部訴說人們怎樣對待鯨鯊的故事。鯨鯊在片中雖無處不在,卻是缺位、無法出聲的主角,他們沒有辦法將自己的遭遇和心聲尾尾道來,甚或牠們本身的存在和習性就充滿了尚未被人理解的謎團。牠們只是按照本性,於遼闊的海洋中悠游存活,直到人類開始一點一滴侵佔、污染這片蔚藍的世界,海洋不再「廣闊」,逼迫著這群平和、被戲稱為「大憨鯊」的族群,必須和人類發生所謂的「故事」,得去尋求所謂的「共生之道」。

鯨鯊,或稱為「豆腐鯊」,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以浮游生物為主食,體型巨大,性情則十分溫和,時常出沒於近海地區。本片以臺灣對鯨鯊的保育和研究為起點,追尋了亞洲各地如沖繩、菲律賓對鯨鯊的態度和政策,並兼及美國與澳洲等國家。兩片DVD約兩小時多的片長,第一片以臺灣舞台,第二片則以東亞為主軸;無論何地,人和鯨鯊之間的互動,都是貫穿主題。

臺灣對於鯨鯊的研究和了解,可說領先全球,如片中所述及的,鯨鯊被列為保育的提案中,大量引述來自臺灣的研究,在採集和觀察上,臺灣有太多的「全球唯一」。這樣的成就絕非憑空而來,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為了鯨鯊四處奔走的辛勞與專業。但專業的認知並不能直接轉化成對鯨鯊合理的對待,雖有保護法令通過,研究團隊和漁民也建立起合作的機制,然而僵化的觀念仍緊箍著鯨鯊的命運。本片前半段的焦點,便在海生館是否該飼養鯨鯊的爭論上,鯨鯊三號的入館是全片的開頭,似乎一段美好的人魚關係就要展開,可是沒多久呈現在觀眾面前是它不明原因的驟逝。面對保育團體的壓力,海生館決定將另兩隻鯨鯊釋回海洋,一號的野放沒有在片中留下紀錄,二號的野放則是一場令人鼻酸的悲劇。長期在魚缸中的鯨鯊,於狹小空間日復一日繞圈游著,失去了回歸自然的本能,亦被抹去了靈魂,冒然野放的結果,牠如同行屍走肉般在無邊的海洋裡繼續以相同大小的直徑,一直無意義地繞著繞著,最終擱淺岸邊,喪失生命。

如果動物園式的豢養是不可行之路,那麼是否有更合適的方式呢?在本片的後半段,造訪了幾個代表場所。同樣走動物園路線的沖繩和美國,即便有著比臺灣更好的硬體設備,又或者採折衷方式在近海以箱網共游進行展示,仍然對鯨鯊造成著程度不一的傷害和扭曲。菲律賓則提供了兩種不同方式,兩者皆透過生態旅遊的型態,去除水族館的牢寵,讓人們親自潛入海中,親近牠們。兩者的不同,在於一處採定期餵食,養成鯨鯊固定出沒的習性;另一則在某些海域內,憑經驗與運氣,引導遊眾。本片最後的結論,似乎傾向後者,定期的餵食說穿了只是以無形的牢網取代水族館有形的壁堵。後者即菲律賓董索一地的共游方式,雖或多少帶來生態上的影響,相較而言,還是比較貼近鯨鯊的習性;忽縱即逝的瞬間,也會讓觀賞人們對生命以及大自然,有更多的敬畏。

這所有「壞辦法」當中沒那麼壞的選擇,似乎成為唯一的解答。尤其當中國大陸不斷傳出,為了魚翅大量捕殺鯨鯊的消息下,共游進而培養珍惜,或許是必要的手段。

片中有太多的未細說的留白問號,譬如為何研究團隊標記的鯨鯊,在遠赴各地的探索過程中,從來不曾出現?又或者鯨鯊二號野放下場如此淒慘,在沒人監督下野放的鯨鯊一號,結局又是如何?以及,選擇共游的菲律賓董索一地,為什麼會越來越難見到鯨鯊?是什麼樣的改變所造成?又或某種在暗地裡發生的血腥?這些問題,一旦細想,無一不令人感到恐懼。

觀看全片時,筆者一直在思索片名的意義,「共游」不難理解,但為何是「餘生」呢?最後才終於醒悟,在剩下的鯨鯊越來越有限的情況下,這些殘留、將盡的倖存者們,還能有多少能和人們共游,甚至只是在自然中獨游的機會?這或許是這部看似理性的紀錄片背後,所壓抑不住的感性吶喊。

一隻河馬死在大街上,因為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容易吸引人們的目光與注意。人們卻常忘了類似難以置信的悲劇,乃至更殘忍的地獄,不斷在世界某處例行性的上演。沒有人能獨自生活,同理沒有物種能在地球上獨自存在,如何和其他生物共存,可能是作為人類所不能回避的思考與責任。

願未來與我們共游、共生者不再僅是餘生。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且」和「肛」

忍不住要分享一件事,因為我有注音障礙,所以我都是打倉頡。在倉頡的拼碼中,「且」和「肛」都是「月」+「一」,兩者是同碼的。我深信在微軟新倉頡使用者的世界裡,大概只有少部分的人和我一樣,打完「月」「一」第一個出現的字竟是「肛」,每次打「而且」都會變成「而肛」然後還得再去選詞的......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我的「反覆性角膜靡爛」.其二

感覺這像是沒有終點旅程,先講結論吧,明天要去臺大醫院做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 (簡稱PTK)手術,將角膜表層用電射削去重長,進入我和反覆性角膜靡爛共處的下一階段。

上次留下相關紀錄已經是九月的事,在這段時間裡,眼睛的情況反反覆覆發作。博德眼科提供的治療有收到成效,在非大型院所中,這還是我最推薦的眼科,但可惜幾次以治療型隱形眼鏡治療後,角膜雖然都可以順利長回,但卻無法牢固,以極短促的頻率不斷發作,從九月到現在,不配戴隱形眼鏡的情況下,最長只維持十天左右的健康,其他時間大概每隔兩三天就發作一次,程度或輕或重,結果都只能回去找李醫生報到。

過程中有一小小的插曲,如同上次提到的,以下都只是我個人就診的經驗,十分主觀,不見得能概括一家醫院或醫生的服務品質,然而我也絕無說謊,讀者可以自行參考。對我而言,就只是舒發情緒而已,如同這篇文章裡的每個文字。十月初時,博德眼科要搬到七張站,那時已經經歷了快一個月的反覆,頻繁到博德上下的每個醫療人員,都已認識自己。正巧在對方搬家完成沒多久,自己遇上了一次嚴重的撕裂,考量到次數的頻繁,決定換到自己生活圈附近的一家中型醫院,該醫院以泌尿科和眼科聞名,一位親近的師長也曾給該院的眼科負責人診治,心想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並也希望看看換換不同醫生,能有痊癒的可能。沒想到,這看似合理的決定卻是另一個惡夢的開始。

首先,那位推薦的醫師剛好出國,在眼睛疼痛難耐的情形下,只好掛了剛好能看診的醫生。一如往常,很快便確診,領了一罐抗生素,交待每兩鐘頭點一次,就讓自己回去。回家之後,按時點藥,但狀況並未好轉,特別在兩個早晨反覆破裂後,提前一天便不支回診。原本掛的醫生當日沒有排班,所以又掛了另一位醫生。因為這次狀況頗為嚴重,該醫生建議包紥,基於上次不好的經驗,我請問是否能改用隱形眼鏡的方式,可以看得出對方頗不情願,勉強接受。原本以為只是重覆一樣的療程,但到配戴眼鏡才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是被帶到另一間診間,由護士配戴,隱形眼鏡看包裝和市售無異,這也就算了,護士也就像一般眼鏡行一樣,讓自己坐著,洗完手就用手將眼鏡放入自己眼中,過程不是戴得很順,竟就這樣反反覆覆戴了好幾次,當下還沒有感到什麼不適,離開醫院便覺得眼鏡不是很舒服,回家睡了一覺更是惡夢,就像不小心戴了一般隱形眼鏡過夜一樣,乾澀疼痛。

結果就是再回到博德。

博德再給予一樣的治療,要說明的,隱形眼鏡要自費350元,無論戴上或取下都是由李醫生自己處理,十分慎重,讓我平躺在診療椅上,過程都沒有用手持眼鏡,並視眼睛情況點上淚液和類固醇,之所以那麼謹慎,李醫生表示是因為很害怕過程一個不小心,反而對原已脆弱的角膜造成傷害或剝離。對比於上次的經驗,我真的覺得想節省交通成本的自己是個笨蛋。去博德新址看診的經驗也十分有趣,那是一棟坐落在HTC總部附近的豪宅大廈,是將住宅改裝成醫院,從外面完全看不出來,進出也都有門禁,很過去古亭站的舊址,完全不同的風貌。我想以李醫師在白內障手術的名聲,這樣富麗堂皇的診所,不僅符合他的醫術、醫德,相對也會給病人更多的安全與自在。

可惜我的角膜仍遲遲不肯癒合,反覆頻仍。又奮鬥了一個月後,連李醫師都建議我要不要做手術,他可以推薦我其他醫生進行,因為他現在以LASIK(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手術為主,已無傳統進行PRK或PTK的器材。被宣佈消息的那天心情差到極點,一來表示一定程度的無藥可醫,一來想到眼睛要進行手術總覺得憂心,而且從一開始,無論醫生或自己閱讀的結果,手術並不能保障根治。

既然要走到考慮手術,在和許多友人討論後,決定至台大掛號,掛的是陳偉勵醫師,自己先前在臺大看診的感覺不佳,所以看了許多網路的訊息,改掛陳醫師。陳醫生人很親切,但台大看診的人真的太多,能花在我身上的時間並不太多。就如同第一次看診時陳醫師說的「這是小毛病,卻很難醫好。」在臺大候診時,周圍比自己嚴重的人真的太多,除了佔最大宗的白內障手術,也有許多如視網膜剝離等,會造永久失明的疾病。

如同其他病友在網路上的分享,陳醫師讓自己戴更長效的治療式隱形眼鏡,每兩週回診更換(博德是每三天回診),共戴六週,過程同樣要滴抗生素,以防感染。並排定自體血清的眼藥水製作,每兩小時滴一次,促進角膜生成。作為教學醫院,配戴眼鏡是由住院醫生負責,可是專業度確是他家所無法比擬,讓自己平躺在病床上,先將面部消毒,再滴藥水入眼睛,最後舖上專用的布質「洞巾」,用棉花棒將眼鏡放入。此外,每次回診還拍攝外眼照,因為假如六週後還是無法完整癒合,要進行手術時可以讓醫生參考。

就這樣過了六週,和放置眼鏡、拍攝外眼照的住院醫生們,都已經能聊上幾句了,終於到了要取下的時候,如同前幾次一樣,由陳醫師在診間取下,陳醫師都還開玩笑說了聲「恐怖喔」!我和她都知道真正的考驗現在才開始。很不幸,隔天我就失敗了,五點就被痛醒,也第一次體驗在台大現場掛號的經驗,心情自然很糟,沒想到在掛號的過桯中,遇見一位陌生的老婆婆,老婆婆年紀很大,面對一堆資料的表格不知如何是好,開朗的她很自然的就招呼現場最年輕的我幫忙。就這樣一問一填的過程裡,可能被老婆婆的活力感染,也可能是某種助人的滿足感,心情竟突然好轉。進了診間,陳醫師看起來沒有很嚴重的撕裂,僅表面有些不平的突起,建議再觀察看看,如果不行就只有手術了。

我只能小心翼翼,希望能避免手術的可能,撐了一週,還是撕裂。這次臺大門診已無掛號的機會,只能掛急診,做了緊急處理。巧合的是,去急診時有點擔心,因為不知道醫師會是什麼背景,重新介紹病情、表達想要的處理方式頗為麻煩。沒想到診間門一推開竟然是熟悉的老面孔,黃楚軒住院醫師(我其實也是這次才記得他名字的),門診兩次照片子都是他照的,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我還蠻喜歡他的風格,而且最近一次照片子才是一週前,他也還有一點印象,所以很快就溝通好,戴上眼鏡靜候門診。

門診結論,就是一開始說的,PTK手術,明天進行。

情緒自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部分是擔心術後的狀況,疼痛和數月的視力模糊,加上自己目前的處境,很令人困擾。部分則是在經歷半年的漫長治療後,我已對痊癒毫無信心了。

還記得那天門診結束後,在溼冷天氣裡回到南港目前工作的地方,感覺整個人像被狠狠揍了一頓。打算向學長也是自己的sponsor報告,剛好巧遇了好久不見像自己家人一樣的巫老師,以及特地來關心我的另一位學長,聊著聊著自己反而整個嗨了起來,而且是瘋狂的過嗨,拼命講得各種誇張的笑話,逗得他們哈哈大笑,心情反而沈澱與冷靜了下來。

大概就是這樣了吧,自己的人生。還能幫助別人,還能逗別人開心,還有還有更重要的,在這半年自己被許多的好友包圍,幫自己打氣,讓自己訴苦,還主動打聽有沒有好的醫生,甚至還有人提及要幫自己送飯。能享有這樣的人生,自己真的是何德何能,付出一點點小病痛的代價,好像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了。

手術後見,我親愛的友人們。


路邊風景:可惡想摸



忍不住停下車,四處張望,確定攘往熙來的街道上,每個人都陷在自己的忙碌,沒有人會注意到無聊的我,然後拿起手機,在巨大心跳聲的伴隨下,暗下快門鍵。留存的任務完成,但內心的慾望只滿足了部分,好想伸手過去或輕或重的撫摸,然而時間已不容許自己,下班的人潮開始於路口聚合,而我又不是學運領袖,只好帶著殘念與照片回家。



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脫序的二十四秒



在對灰熊的最後時刻,Kobe無視林書豪衝上前犯規,大概成為2015年開始,NBA最重要的體話題之一,關於兩個人各自的個性,以及彼此間的互動,無需多言,事實擺在眼前,這兩人絕對不是最佳的組合。放眼過去兩人的歷史,只能說很難組隊的負負相加,依舊無法變成得正的奇蹟。

但我仍相信,球員的性格與個人能力,是球隊化學效應乃至戰績的重要指標,卻絕唯一的因素,否則就不用教練存在了。今年湖人戰績可以如此難堪,教練Byron Scott對辭其咎,甚至要負大部分的責任,這20幾秒的鬧劇,就是最好的證明。

是否該犯規?該在何時犯規?從結果的角度看,可以有很多的檢討,但在當下其實是見仁見智的判斷,教練依他的戰術思維做了決斷,就只是選擇的問題。BS真的該辭去教練一職了(他的簡稱完全表達了我對他的看法啊),不是因為輸贏,而是過程中的荒謬。

一方面當場上球員對場上有完全不同的判斷,顯示了教練團在傳達戰術上的溝通不良,當頭號球星都不了解(或刻意忽視)你的決斷,教練的存在如同虛設。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別人視你為無物還可以怪罪於對方的自傲,但若你也把自己的角色空洞化,就怨不了他人的輕視了。當Kobe暴怒衝過去犯規,並在喊暫停雙方球員退下的過程裡,沒有看到BS有任何積極甚或出聲的動作,就任憑Kobe宣洩情緒。雖然在後來的報導中,BS有表明事後有向Kobe解釋,但「事後去解釋」等於就是在事發的當下逃避作為主帥的責任,有人能想像Popovich會放任馬刺隊的任何一員在場上演出這樣的鬧劇,並在暫停時沈默嗎?

BS的隱忍可以解釋為了不想破壞團隊的和諧,然而所有人都感覺得出來,場上的氣壓已經低到不能再低的沈重,教練於此時的任何動作,不論責罵、解釋甚或道歉,皆足以轉移部分的焦點。

在那一個play當下,湖人等於已經輸掉了比賽。

試想一個職場上班族都會遇見的處境,當你執行上頭交辦的任務還要當眾被羞辱,然後上司還默不吭聲,讓一切變成是你的錯誤,將責任一股腦丟在你頭上,你還會有多少戰力?

我相信連Kobe自己也受到了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他也知道違背了教練的戰術,破壞了球隊的戰力,所以在下一個play裡,他完全配合戰術的設計,結果讓一個罰球命中率不到五成的人去執行最後一擊,在投和傳之間,Kobe理應有比是否犯規更大的選擇空間,但上個play的溝通不良,反而讓他綁手綁腳。

總之,這短短的二十多秒,顯示了湖人今年的失序,如果Byron Scott無法肩負教練的責任,就該退出位置,就算你存在的目的只是「不要讓老大不開心」,那麼也拜託專業點。

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我的2014想到就加之最難忘音樂清單

(MV是Pixies的〈 INDIE CINDY〉,按iTune的統計和自己的記憶,這大概是今年聽過最多遍的歌,也是如果今年只能留下一張專輯乃至一首歌的話,Pixies的這張和這首都是自己眉頭都不會皺一下的唯一選擇。從2013年起陸續出了三張EP,然後在2014年初集成一張專輯,雖然有點稍稍賴皮,但確實是值得的等待,自己也甘於被玩弄被欺騙。隨著歲數的增長,總覺得不太容易再找到那種可以扣合生命情調的音樂,沒想到還能遇上《Indie Cindy》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意外,也算不枉這一年努力活著了。)

Album
North Mississippi Allstars,《World Boogie Is Coming》
West of Memphis,《Voices For Justice Original Soundtrack》
Death Grips,《 NO LOVE DEEP WEB》
Jason Isbell,《Southeastern》
Bruce Springsteen ,《 High Hopes》
TOY,《Join The Dots》
Chromatics,《 Kill For Love》
Beck,《Morning Phase》
Temples,《Sun Structures》
Cibo Matto,《Hotel Valentine》
Guided by Voices ,《Motivational Jumpsuit》
Pixies,《Indie Cindy》
ACDC,《Rock or Bust》
Black Label Society,《Catacombs Of The Black Vatican》
The Flaming Lips,《7 Skies H3 》
Robin Trower ,《Roots And Branches》
Swans,《To Be Kind》
Manic Street Preachers,《Futurology》
Judas Priest,《Redeemer Of Souls》
Tom Petty And The Heartbreakers,《Hypnotic Eye》
Robert Plant,《Lullaby... and the Ceaseless Roar》
Karen O ,《 Crush Songs》
Bryan Ferry,《Avonmore》
I Love You But I've Chosen Darkness,《Dust》
VA,《Guardians of the Galaxy Awesome Mix, Vol. 1》
日京江羽人 ,《1967》
大支,《不聽》
Walking Papers,《Walking Papers 》
Jack Bruce,《Silver Rails》
VA,《Stand Up Guys OST》
記號士樂團,《為時間做過的註解》
The Body ,《I Shall Die Here》
My Little Airport,《適婚的年齡》
謝銘祐《也獸》
大象體操,《角度》
Sun Kil Moon,《Benji》

EP
EGO-WRAPPIN',《BRIGHT TIME》
大象體操,《平衡》
The fin.,《Glowing Red On The Shore》

單曲
X Ambassadors, Jamie N Commons ft. Jay Z,〈Jungle〉
Jon Bon Jovi,〈Not Running Anymore〉
Jon Bon Jovi,〈Old Habits Die Hard〉
滅火器,〈島嶼天光〉
Sly & the Family Stone,〈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仍算豐富的一年,在音樂聆聽上,希望可以維持,遇過太多連聽音樂都放棄的人生了。即便像自己這樣的廢物人生,還是有太多的音樂只能錯過,以各種拙劣的藉口。



2014年那些偏執的喃喃

巧遇橘子貓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算時刻,很高興至少又撐完了一年。

疑惑一直都在,我不知道來這裡的人們是為了什麼,或者更根本的,真的會有人來這裡嗎?對我來講,讀者猶如虛構般的存在。其實也公平,因為在這裡我不也正努力的虛構著自己嗎?在我虛構自己的文字裡,虛構的你正在閱讀,或許具有某種可笑的哲學意涵。

無論如何,感謝所有來此處的閱讀者,感謝你的存在,更感謝你願意浪費存在的時間在這莫名所以的地方。

2014年文章共八十九篇,平均一月七篇,比去年稍稍成長了一點,三月七月文章最多,各十篇。

文章還是以評論與囈語為主,雖然兩者都是我所深深鄙視。前者只是搭著他人成敗的順風車,如同吸血的蛭,只是在他人的光環下寄生、吸吮與膨脹,尤有甚者,是藉由對他人辛苦付出的批判,來突顯自我,遮掩住己身無力創造的事實。後者則流於簡單,簡單到難堪,自怨自艾是人類的本能,藉由不斷地哀叫,轉移他人的目光,忽視自己的失敗,用晦澀詞語包裝這些自憐詞句,裝神弄鬼,更是自我哀嘆的最低級形式,以一謊言去粧點另一謊言,悲哀到了極緻。可是,礙於才力和種種現實的因素,結果還是只能寫出自己所鄙視的文字,算是某種人生的微縮寫照吧。也許無法更改,但希望至少在2015年,政治的評論或一句話的囈語可以少一些,那樣的寫作題真的太膚淺、太表面了,與其浪費時間在這樣的事物上,停筆不寫搞不好還好些。

無論如何,結論還是去年的那句:人生已無停滯的權利。

以下為今年簡短的統計數據:

最多人點閱前五名:
1. 關於服貿我想說的是......
2. 施正鋒主編《轉型正義》一書讀後
3. 關於「巧克力芒果乾」我想說的是
4. 吸屌蟲
5. 這一切都是陳教授的錯

自己最滿意前五名:
1. 女陰
2. 吸屌蟲
3. 敗者的美麗——悼Philip Seymour Hoffman
4. 人、病與機構:《藥命俱樂部》與《瘟疫求生指南》觀後
5. 關於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