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在墨西哥社區裡理解美國夢--《夢想越野隊》(McFarland, USA)



或許是巧合,也可能是刻意的選擇,作為演員的Kevin Costner,運動電影一直是他從影生涯來獨衷的主題,此外大概就是對真人真事改編的歷史類型的執著,兩者相加,幾乎可以歸類他多數的演出成果。《夢想越野隊》(McFarland, USA)適巧同時包含著這兩項元素,也讓Kevin Costner成為詮釋這部電影的不二人選。

該片劇情在描述1987年,因為對學生球員過於嚴厲,導致情緒失控而被開險的教練Jim White,在走投無路的狀態下,只能前往McFarland這所位於加州邊陲的學校任教。該校雖然位於美國,但社區成員多為墨西哥裔,風土人情反而更近墨西哥。貧窮則是這社區的另一特色,多數人只能靠農地採收為生,出賣勞力,學生們也必須在課餘之時投入工作,填補家用的不足。整個社區與學校充斥著貧瘠與破敗,只求生存,難言希望。攜家帶眷搬過來的主角,自然不覺得這是久居之地,只想趕快利用在體育上的長才,取得成績之後快快離開。偶然之中,他發現越野賽跑(cross country running)這項賽事,組織學生投入其中,原本只是為了逃離,沒想到在過程中不僅改變了目的,同時也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和想法;重新確認對自己和家人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選擇。

這樣的情節自然是運動電影常見的基調,但本片能不落俗套的限制,別開新意,關鍵正在於這破舊的墨西哥社區為背景。因為這獨特的背景,給予這部電影不同於他者之處。首先是運動電影少見的,對女性角色的重視。女性不再只是附庸或配角,反而成為推動劇情前進的力量。在這墨西哥社區裡,看似隱身幕後的女性才是維持社區運作的支柱,當男性受制於生計和工作的挫敗,女性不僅要分擔財務或勞力的缺口,還要負起沈重的家務與教養孩子的責任,有時甚至還變成了這些失志男人們怨氣和怒氣的出口。片中花了許多篇幅對女性進行刻畫,除了反應本片背景,Niki Caro這位曾執導《北國性騷擾》(North Country)的女性導演,所帶來的女性視角,亦功不可沒。

此外,故事的背景和設定,也使本片能擺脫運動電影對勝敗的重視。越野賽跑複雜的團體計分方式,即非追求每個人的快速,更重要的在於每個人能克盡其職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時在這這貧困的背景下,比賽的輸贏其實不是最大的考驗,在這些墨西哥裔的孩子心中,家庭生計的重擔和需要,才是他們最大的擔憂。不管你在場上的表現,現實仍無情逼人,在他人的目光之中,永遠身處在社會的弱勢。一場賽跑比賽的勝利,究竟能有什麼意義?

贏家的邏輯並不是全片所想表達的,片中當參賽學生之一,知道主角收到名校邀約時,對「美國夢」的質疑和發言,正點出了全片的核心,如果什麼都只是要更大更好,那麼這個社區就注定永遠是和美國夢絕緣,也不該是美國夢的真諦。物質或表面的高下,不該決定一切,這世上有更重要的價值值得去追求和肯定。是以比賽的輸贏,提供的給這些學生的不是勝者的驕傲,而是可以跳脫現實束縛,勇於做夢的權力,夢想的結果反而是其次,能有敢於夢想本身即是勝利。

這或許有些老生常談,但比起一昧追求那永無止盡的物質滿足,或許這樣的老生常談才值得我們不斷省思,或許除了勵志的激情外,每個觀影者在看完本片最該深思的,到底什麼才是最核心、維繫生活運作的關鍵所在,以及在人生的戰場上,我們每次的競技與較量,究竟意義為何?什麼才是真正的勝負?

(已獲《立場新聞》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