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起於抗爭,止於統治——田中彰著《明治維新》讀後

圖片來自讀冊生活

日本前輩學人田中彰所著《明治維新》一書,雖然看起來像是順著時間推移的教科書書寫,卻不是一本平舖直敘何謂「明治維新」的單純介紹。明確的問題意識,展現出不同於同類著作非凡的視野;以深刻的反思,析理出維新的動力和影響,立體化了日本近代化的關鍵年代。對於日本史不甚了解的讀者來說,初讀本書或許會感到有些艱澀,但若細細咀嚼,輔以網路或其他書籍所提供的背景泛論,一旦扣住了作者所望探究的課題,必然可以感到他在研究上的用心與功力,並對明治維新有種更進一步的理解。

在〈序章〉中作者以伊藤博文的「日之丸演講」開始,強調重新審視明治維新的重要,並結合了各家的說法對明治維新的開始與結束的時間點進行界定,以確立本書討論的範圍。在該章最後,作者表達了本書的立論點:一是從民眾觀點作為切入的可能;其次則是國家如何架構有效的支配體制,治理這群渴望改變的民眾,最後則是透過對明治維新領導者們的觀察,理解他們是如何看待日本和東亞,乃至世界之間的關係,如何在國際的舞台上建立日本的定位。換句話說,本書是由下而上(由民眾至統治者),由內而外(由內政至外交)兩種視角的交相運用,試圖打破戰後對於明治維新研究,侷限於「絕對君主制成立」和「資產階級革命」二者擇一的陳說,為明治維新提供新的解釋,還原維新的真正風貌與意義。

全書各章安排,便是圍繞著這三個論點,依歷史時序而展開。前三章〈是「救世」還是「王政復古」〉、〈戊辰的內亂〉、〈民心的去向〉,可視為一組,講述將大政奉還於天皇的過程。民眾於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被特別突顯,作者以慶應三年(1867)民間「這不挺好嗎」群眾暴動作為論述的起點,當時民間所彌漫的救世烏托邦思想,以及期待改變的呼聲,這成為上層政治變革時一種潛在的動能。此後政治舞台的一系列變化,領導者們不單只是呼應民眾,而是更進一步地試圖以馬基維利式的方式去支配民意,納為自己的力量。這種既要滿足民心,另一方面又要加以宰制的背反手段,成為大政奉還後各式宣言的主要思維,好像在呼應民間的不滿提出改革,但改革的目標卻是要民眾對天皇盡忠;也因此一旦維新成立後,民間的力量便很快的受到打壓。第四至六章〈統一國家的形成(一)(二)〉和〈美化天皇地位〉,則在討論大政奉還之後,如何打造出一個以天皇為中心,中央集權的支配體制,目的在於要打破過去橫亙在中央與人民之間的各種間架阻礙,讓政府可以對人民進行有效的人身支配,並在過程中銷毀各種可以匯聚民力、具有可能引發叛亂的勢力或機制;並將天皇神化,無限上綱,建立專制的神道國家。

第七章之後從岩倉歐美使節團開始,敘述了大久保利通的內閣體制、徵兵令和地租改正,以及討論所謂的「文明開化」,和與世界各國的互動。除了承續如何建立一個有效支配政體的主題外,也討論了明治維新背後,希望能和世界各國一爭長短的企圖,這樣的企圖成為維新時期主政者改造國家的根本目的,征韓與否的對立,顯現了正反雙方對於日本何時走上世界舞台的不同步調與計畫,結果由內治派的獲勝,開始一系列殖產興業、富國強兵的政策,有效增加了政府對國家的控制力,建立了以官僚、地主等階層嚴明的新日本社會,並開始了一連串對外的征戰,走上了以歐美強權為學習對象的發展道路。在最後一章〈維新的落幕〉,再度以民間對「獵捕野狗」的反應開始,作為民權運動揭幕的前聲。不管政府如何的壓抑,民間叛亂仍頻,有時規模大到政府都必須有條件的低頭,進行政策的修正。這也成為明治後期的兩股張力,一派是繼續強化國家控制的國權論(公議),另一派則是在國權論壓制下努力謀求出路的民權論者(私議)。這兩股力量,在國際糾葛的激化下,在琉球事件上達到了臨界點,引發激烈衝突,日本也因此確立了日後的疆土,完成了作為近代國家的統一。

作者視明治維新為日本於十九世紀後半葉被納入世界資本主義後,藉此發展出自己近代國家和資本主義樣貌的「革命」,過程中匯聚了兩派的力量,一是將天皇絕對化的統治力量,一是從民間救世觀出發,尋求民眾生活改善的抗爭力量;前者促成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成立,後者則和歐美自由、民權的觀念結合,兩者於接下來的大正時期仍不斷的對抗著,成為日本近代史的主調。本書的貢獻,誠如作者所自言,便是在指出明治維新高度的複雜度,往往是背反力量的相激與折衝,所造成的影響也是正反互見的。龐大的民意會帶來革新的氣氛,甚至觸發了改革的板機,卻不代表改變會朝著人們所希望的方向前進,握有權力者往往十分取巧的導引著民眾的能量,成為擴充自己統治的工具。上位者對下位者的鎮壓容易令人警覺,進而反抗;但上位者對下位者以親近的方式利用,則往往難以預防。自然,本書的內容是專對明治維新,國權論者和民權論者間的對抗,並沒有那麼明確的完結或勝負,之後的大正、昭和,乃至戰後迄今,國權和民權的糾結對立仍不斷延續。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便在於從明治時期開始,日本的民間力量便已逐漸發展出具體的主張,特別是近代化憲政日本誕生之後,所伴隨而來的民主價值成為日本民權派守護訴求的核心。換句話說,只有民意具體的提出自己「要」什麼,而非一昧的「不要」什麼,才是讓有心者無法將之扭曲、踐踏(或至少能勉力抗衡)的關鍵。

對於非史學專業的讀者而言,閱讀這樣的一本書,除了可以彌補的教科書過於簡化的不足,也能刺激我們去思考,我們生活所經歷的種種主張和運動之後,是否也有一樣複雜的面向等待我們去發掘、理解,「以古鑑今」這句老生常談的大概只有在這樣的意義才能成立,也唯有成功的史家和著作,才能帶給我們那麼多的刺激與反省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