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一個方盒子還是家?《居住正義》揭示的金錢遊戲



(原文已刊登在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新銳導演Ramin Bahrani所執導的電影《99 Homes》,或許希望這樣題材略顯小眾的電影能吸引更多的矚目,臺灣發片商在網路徵名後,定名為《居住正義》──這十分熱門、呼應臺灣現下景況的名字。然而,本片內容雖與「居住」有關,卻未涉及太多「正義」。更多的是人在「不正義」下,如何順應著遊戲規則,扭曲人性,成為不公不義的一部分。又如何在唯利是從的扭曲之中,終於觸碰到內心不可妥協的部分,選擇回頭。

本片未明確交待年代,但從劇情中所提到的「房利美」(Fannie Mae)等相關字詞,故事應該發生在2008年次級房屋借貸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前後美國的奧蘭多市。由Andrew Garfield飾演單親主角和母親、幼子三人同居,以營建零工為生,在失去工作無法支付貸款的情況下,無論在法院如何力爭,最終還是面臨房子被強制回收的命運。

由Michael Shannon飾演的房地產業者,在公權力的加持下,將他們趕離居住多年的房子,一家三口流落到廉價旅館的房間,那裡擠滿著和他們一樣命運的人們。在他們失去了「家」之後,想方設法希望能取回房子的男主角,在某次爭執中意外地被將他趕離家園的Shannon所看上,器重他原本用來蓋房子的工程能力,執行房屋的拆離、驅離。為了錢、為了贖回家園,作為被害者的主角搖身一變成了施害者,在房屋買賣的世界裡,於體制和法律的漏洞遊走,獲取暴利。

誠如導演在訪問中曾提及,本片故事的佈局十分近似《震撼教育》(Training Day)和《華爾街》(Wall Street)的綜合。皆在描述象徵純真的主角如何在象徵黑暗的導師(mentor)引導下,一步步走上和原先理想背反的道路,在不自覺中將靈魂出賣給了惡魔,但最終仍無法逃離良心的苛責,與導師絕裂。

一正一反的拉鋸、良知的煎熬掙扎,構成了此類故事的劇戲張力。然而,對比前者中Denzel Washington一心尋找替罪羊的邪惡,或後者Michael Douglas象徵紙醉金迷的純然逐利,本片中「惡魔」的一方Michael Shannon似乎並非那麼絕對二分的善惡;雖然依舊兇狠,亦為金錢不擇手段,但時不時仍會流露出人性的一面。


或許在房產的世界裡,根本扭曲的是體制而非個人。當Andrew Garfield和他所招募的團隊,在Michael Shannon教導下鑽法律的漏洞,從體制中揩油時,沒有任何成員覺得罪惡,替之的反而是復仇的快感。因為當體制無法保障個人,甚至欺壓個人時,自私自利是人們必然的選擇。沒有公義的遊戲規則裡,只能吃人或被吃,基於求生本能,選擇前者似為必然,誠如片中所言,如果這國家是依據勝者的邏輯所建造,只要能到達贏家的一方,誰又在意過程與手段?

問題在於,一旦跨越了那道門檻,任憑自私自利的膨脹便沒有停下來的可能。主角一路從協助到獨當一面,從鑽法律漏洞到直接違背法律,過程或有所遲疑,但不曾真正停下。以贖回家園為藉口,合理化潛藏的貪婪,終於擁有自己房子的同時,卻失去了家人。變相應驗了在入行時的忠告,家不過是就是大小一的「盒子」,當用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別人的家庭,那麼最終能得到也只有豪華的盒子,而非記憶裡美好的家園。

在自願或不情願的情況下,一關接著一關跨越著良知和道德的門檻,終於到了主角不能說服自己的底限,片尾的結局對照著本片的開始,其實正是兩種不同的選擇,有人會在最後的關頭止步,有人則會一如過往將那防線撕裂,無視傷害和代價。

本片的英文片名「99個家園」其實頗值得玩味,片中那筆關鍵交易的房屋數為100戶,其中一戶因為主角的良心發現免於破碎的命運,那剩下的99戶呢?總會有合理化貪心的人們,卻不見得會有太多覺醒的良知,本片多少帶有些童話式的美好,在現實中如果只是訴諸個人,徒以道德勸說,不能從體制上根本的改變,留下的大概也只有無數昂貴的「盒子」,不再有任何的「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