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名為升起的殞落——評《The Dark Knight Rises》


離開電影院後,我心裡已經篤定,蝙蝠俠三部曲——尤其是第三集《The Dark Knight Rises》——將會是Christopher Nolan執導生涯最大敗筆。

事實上,倘若不是第二集的成功,「尤其是第三集《The Dark Knight Rises》」一句可以直接刪去。這並不表示第二集無可議之處,在第二集上映時自己也是如痴如狂,一旦距離拉遠,在四年後的今天如果有人問我關於第二集的劇情時,大概也只殘剩著支離破碎的小丑片段,以及最後沒入黑暗中蝙蝠俠身影。我說不出劇情的梗概,甚至連蝙蝠俠的摯愛如何離開人世這樣重要的關鍵都不復記憶。自然我那日趨衰老的記憶要負些責任,一個孤例也說明不了什麼,但我仍認為第二集《The Dark Knight》的成功,與其說是影片本身,倒不如說是Heath Ledger個人的勝利。他搶眼的表現,不僅超越被視為不可能跨越的Jack Nicholson門檻,也為整部影片注入了靈魂;失去了他,《The Dark Knight》便會分崩離析。很不幸地,他不可能再回來,這似乎也在冥冥之中註定了第三集《The Dark Knight Rises》乏善可陳的命運。

在同世代導演中Christopher Nolan是備受期待的一位,尤其對廣大的科幻迷而言,Nolan絕對是當今SF電影最具代表性的舵手之一。出生於60年代後期,成長在電視和電影逐漸主導大眾文化的Nolan,從不掩飾自己對科幻片的熱愛。他曾在訪問中表示自己是Ridley Scott忠實的崇拜者,曾一遍又一遍觀看《Alien》和《Blade Runner》,被那精心打造的世界所吸引,久久不能自己。這種去營造一個世界的說故事手法,後來也成為了Nolan電影最大的特色,使得他大多數編導的電影都或多或少帶有廣義的科幻/奇幻的元素。無疑地,每一個寄情於科幻/奇幻的創作者,皆戮力以赴的在打造一個新世界,此即科幻/奇幻最吸引人的地步;Nolan的獨到之處,在於他所打造的異世界是完全建立在現實的基調上,甚至刻意去逼近現實,讓科幻的奇詭變異可以和現實的常態平凡接軌。《Inception》是最具代表性例子,一個完全脫離現實可以潛入他人夢中的設定,卻能自然、無痕的讓觀影者所接受,自然的融入其中;沒有太多妨礙劇情發展的刻意解釋,也不會覺得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有太大的距離。即便是早年不以科幻為宗旨的電影,無論是風格慓悍、一鳴驚人的《Memento》,或是陰鬱黑暗的《Insomnia》,都企圖在現實之中插入脫離常規的努力。前者設定了一個只剩短期記憶的主角,讓所謂的「真實」隨著他記憶的反覆形成與消散,而不斷地被重構、述說,永遠只剩下片段的殘存與詮釋。《Insomnia》作為Nolan導演生涯中唯一未參與編劇的影片,不符現實的色彩最淡,但那Al Pacino在半夢半醒之間遊走、面對良心掙扎的片段,也多少仍沾染著超現實的色彩。與之相反的,完全奇幻路線的《The Prestige》,卻又十分寫實地去描寫十九世紀魔術師生涯的種種,讓科幻的設定退位成背景的交待,只為彰顯出那「不瘋魔不成活」的主題。總之,在我看來,這種在異想和現實世界的自然調和,是Nolan電影的最大特色,也因此結合的最完美的《Inception》,可說是他導演生涯的最高峰。

於奇想之中加入現實,也是Nolan在執導蝙蝠俠三部曲時所運用的策略,試圖由真實的角度去註釋這個隱姓埋名的黑暗英雄。對多數年輕的觀影者而言,其實很難了解Nolan在執導蝙蝠俠系列所面臨的包袱——Tim Burton障礙。Burton版的蝙蝠俠(1989),有著難以超越的經典地位,後來一系列評價不佳的續集,其失敗的原因,絕大部分便在於Burton所打造的世界太難加以複製。Tim Burton剛好是和Nolan完全相反的導演類型,真實永遠不會是他的考量,透過大量的搭景和棚拍,營造出一個近乎繪本或卡通的童話世界,才是他獨特的導演美學。他所拍攝的蝙蝠俠,充滿了類似舞台劇的誇張、喧囂,卻又傳達了蝙蝠俠和小丑彼此間深沉的羈絆和悲哀。於虛構的童話舞台中承載真摯的情感,是只有Burton才辦得到的平衡。在續集《Batman Returns》中,他又再度描繪出貓女和企鵝兩個悲劇性的惡人角色,尤其貓女和蝙蝠俠之間那似有若無、難以言說的愛意,更是將Burton一手打造的蝙蝠俠世界,發揮到了極致(相對來說,Nolan的貓女只剩下Anne Hathaway那姣好的身材)。第三集《Batman ForeverBurton僅擔任製作人,由Joel Schumacher接任導演的工作,成為一個過渡的安排,Burton的角色淡出,使得該集無論在人物刻劃、劇情安排上都大不如前;再之後第四集《Batman & Robin》則根本就是狗尾續貂的惡夢了。只能說Tim Burton的世界觀實在太為特殊了,除了他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駕御。所以,當Nolan選擇重新詮釋蝙蝠俠時,他選擇了「真實」作為戰鬥的基點,是十分聰明與正確的判斷,一來符合了他本身的執導調性,二來也正可以與Burton版的蝙蝠俠完全決裂。更重要的,他們兩人剛好可以切割蝙蝠俠故事的兩個不同階段,即1985年代之前滑稽誇大的漫畫風格,以及1985年以後,經由巨匠Frank Miller改造,寫實暴力的黑暗騎士。

但戰略的正確,並不一定確保戰術的可行。最大的問題在於黑暗騎士的漫畫世界過於龐大細緻,要利用兩個半小時長度的電影進行交待,哪怕乘上三倍,本身仍有相當的難度。更麻煩的,這樣一個龐大細緻的世界,無疑激起了Nolan更大的野心,希望能打造一個更精密的影像世界與之相呼應,用力過度不知收斂的結果,便是流於細節的迷失,在不斷轉折劇情下,犠牲了影片應有的張力和節奏。幾乎三集都有類似的問題,執著於過於繁複的瑣碎,將所有相關設定一股腦包山包海的加入,忽略了電影本身所該有的一體性,致使每一部都像是生硬的影集拼湊,角色的個性和深度無法彰顯,失去了Nolan慣有的平衡與流暢。這種致命的缺點,從第一集《Batman Begins》便存在,《The Dark Knight》如前述託Heath Ledger之福,以一人之力讓電影發光發熱,但他的身亡使得第三集必須重和枝散葉漫的第一集接軌,於是我們又必須忍受一部不明所以、漫無章法的蝙蝠俠電影。在缺乏合理的劇情章法與人物刻劃下,對現實感的營造反而成為一把回燒的烈火,將整部電影摧殘殆盡。舉凡類似《七龍珠》「精神時光屋」的修練情節都出現了,再多的現實的經營都只剩可笑(這樣的例子在這部電影真的是不勝枚舉,俯拾即是,幾乎到了不忍卒睹的地步)。如果在現實與奇想之間的取得巧妙而危險的平衡是Nolan最令人激賞之處,那麼《The Dark Knight Rises》在這條危險的鋼索上徹底失去了平衡,片名高呼的升起,只能以徹底的墜落收場。

我必須承認上述意見僅為自己的偏見,是出於一個超級英雄迷在極度失望後的酸言酸語,但無論對於蝙蝙俠或Christopher Nolan自己都有太多的期待。當Heath Ledger的小丑已超越了Jack Nicholson,當《The Dark Knight》又有著那麼點經典的味道,多少會對Nolan有著超越Tim Burton的盼望,實在難以接受第三集竟又被打回第一集的原形。Nolan已公開暗示將於蝙蝠俠道別,在接下來的《Man of Steel》裡僅擔任編劇的工作,算是某種心情的轉換?事實上,在每集蝙蝠俠之後,Nolan都會交出不錯的成績,甚至比蝙蝠俠系列電影還出色,第一集之後是《The Prestige》,第二集之後則是《Inception》,或許在擺脫了蝙蝠俠龐大的包袱之後,Nolan更能盡情揮灑自己的才情。希望他在休息之後可以重新回到軌道上,交出更好的作品。要強調的,將這三部曲的失敗,以導演論的方式全部歸罪給Nolan是不公平的。作為內心最為糾結的超級英雄,蝙蝠俠和高譚市的世界,對任何創作者來說,本身即是難以處理的難題。Tim Burton舞台劇風格的簡化,是十分聰明的取巧,然而在某種程度上,卻也窄化了這個悲劇英雄及其敵手間的深度。Christopher Nolan選擇了與前輩截然不同的路,試圖把那構成糾結的千頭萬緒一一呈現,其過程有得有失,最終還是敗在蝙蝠俠那巨大的黑暗裡。然而,這樣的努力還是令人配服的,而試圖讓蝙蝠俠從卡通式的誇張中解放嘗試,對一個這麼重要的流行文化符號而言,也是絕對必要的。Frank Miller辦到了,而Christopher Nolan至少努力過了。

這次的升起以失敗的墜落告結,但它至少開起了一種重新審視的可能,也唯有在一次次週而復始失敗之後,才有可能迎向真正的成功;如同蝙蝠俠眼中的高譚市,總之不斷地在毀壞與救贖之間輪迴著。是以,這次的失敗也許將會是Christopher Nolan或下個蝙蝠俠成功的開始,這與任何哲學或人生觀無關,而只是作為兩者影迷的衷心期待。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