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人禍總勝天災——《八八水災口述史:2009~2010災後重建訪問紀錄》讀後

(圖片來自前衛出版社)

《八八水災口述史:2009-2010災後重建訪問記錄》一書,是臺灣教授協會所企劃,中研院近史所陳儀深教授擔任主訪,並在其帶領下由助理和政大台史所的研究生紀錄完成。陳教授長期投入各式口述訪談的計畫,曾任近史所口述史召集人,又於十年前主持九二一大地震的口述訪談,出版了《九二一震災口述訪問紀錄》,因此不管在學養和經驗上,陳教授都是完成此書的不二人選,也讓本書展現出不同坊間一般報導的深度與視野,透過言談的紀錄,深刻描繪了風災過後重建問題的困難和複雜。不管是對該課題有興趣的讀者,或有志於口述相關工作的年輕學子,本書都是不容錯過的力作。

如副標題所指出的,作為一本針對20098月莫拉克颱風來台的訪談紀錄,本書所關注的焦點並非風災來襲的前後經過,而是將主軸設定在災後的重建過程,各地災民所面對的處境和難題。所以書中訪談所呈現的不是天災的驚心動魄,反而是事後災民要重返(或重造)家園時,所面對各樣衝突。

換句話說,全書關心的與其說是「天災」,不如說是「人禍」。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高雄縣、屏東縣、臺東縣三重創區裡和風災重建有關的人員,以及三位巨型NGO的代表。在三大災區的部分,從受訪者的名單裡,即可見採訪者希望保有多元意見的巧心安排,同一地區的受訪者,往往橫跨不同族群,在重建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並儘量安排諸如官方等外來者的聲音;從不同的角度,讓問題的複雜得以突顯,避免變成特定立場的一言堂。在巨型NGO的部分,則集合了三個最大型也最具代表性NGO團體:臺灣世界展望會、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提供了另一出發點的意見與觀察。

同時將這麼多不同的訪談並置,讓不同的觀點彼此對話,甚至交相詰難,宛如打造了一場紙上的重建高峰會,讓來自各個背景和需要的聲音,在讀者的腦海中爭吵、辯論,激發出對災民重建家園時各種苦處的理解與思考。

陳儀深教授在主訪者序言〈撫慰受傷的土地〉中,點出幾項他認為值得關注的重點,分別是:遷村的問題、小林村在重建工程中的指意義、慈濟在杉林鄉建設的大愛園區及其批評、以及對於永久屋政策的檢討。但這並非代表訪談中全部的重點,讀者可以依據自身的關懷而有不同的切入。對我來說,經由這些訪談紀錄,深刻感受到人禍遠比天災可怕,從風災前開發政策的錯誤,到重建過程的疊床架屋、拖延顢頇,颱風所造成的傷害劇烈但卻短暫,而這些人為的不當決策,沒有風災發生瞬間的張牙舞爪,但經長期發酵之後,所造成的扭曲無疑更加嚴重,不僅成為風災的幫兇,甚至超越了天災的影響。此外,「同理心」也是在閱讀這些訪談時,不斷提醒讀者的重要課題,很多事不是局外人理所當然的判斷即能解決,多數非災區的民眾,都會直覺從安全角度出發贊成遷村,卻無法理解遷村背後所涉汲的生活改變,沒有考量到災民日後生計的遷村計劃幾乎可以等同於慢性的謀殺。同樣地,沒有回應災民真切所需的過度愛心,有時反而會變成一種負擔,從當地居民的發言中,重建過程裡有太多愛心變成反效果的例子。凡此,都可以給予讀者很多反思的空間,並作為下次不幸發生時的借鏡。

        一本好的口述紀錄應該要像一首交響曲,聚集各式各樣的樂器,以百家爭鳴之姿,一塊一塊勾勒出事件的龐大真相。本書無疑達成了這樣的標準。也希望這樣一本豐富的紀錄,可以發揮「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效果,讓相同的悲劇不要再於島上重演。

(本文已刊登於〈八八水災口述史:2009-2010災後重建訪問紀錄〉,《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特刊 2013》(臺北,2013),頁73-7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