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Man of the Year》的虛構與真實



當下人們往往不知道事物的意義與重量,一旦將時間拉開,才恍然大悟自己經歷或錯失了什麼。

2006年由Barry Levinson所編導、Robin Williams所主演《Man of the Year》就是這樣的一部分電影。唯有在Robin Williams逝去後,我們才能了解這部電影潛伏的沈重。

Barry Levinson的風格自然是本片最重要的元素,這位拍攝過電影《Rain Man》和《Good Morning, Vietnam》等無數名片的導演;這並非他的創作生涯中,第一次處理對現實政治的戲謔嘲諷。1997年結合兩位奧斯卡影帝Robert De Niro 和Dustin Hoffman的《Wag the Dog》,展現了處理此類題材的能力,以迂迴的方式,不直接挑戰政治的黑暗,轉而虛構出完全不可能的極端情境,突顯現實的可笑與問題,在評論和賣座上都繳出不錯的成績。

《Man of the Year》也採取相近的手法,故事主人翁是政治脫口秀的主持人,習於在螢幕上以政治笑話譏嘲時事,極受歡迎。在不經意的某個契機後,他決定出馬參選總統,希望藉由競選傳達自己對改革政治的看法,一改嘻笑怒罵的形象,正經的和選民解釋訴求。形象的落差令選民昏昏欲睡,他的搞笑策畫班底此時已變成了競選團隊,一直希望他能重回本色,尤其是挖掘、一路力挺他的經紀人,更是用盡脣舌想要說服他。最後,在經紀人突發住院的刺激,以及在辯論時兩黨候選人的虛假矯情,終於使主角爆發,用盡戲謔潑辣的言辭攻擊對手和時局,吸引了媒體和選民的目光,成為急起直追的第三勢力。

故事的另一條軸線,則是因為先前記票爭議,這次選舉首度引入了以電腦投票,女主角所服務的公司承接這筆利益豐厚的業務。但身為系統工程師的女主角卻在投票前夕的一次自行測試中,發現了系統的漏洞。回報上級的結果,在商量利潤和名聲的考量下,換來的僅是搪塞敷衍。沒想到這系統的漏洞,竟真把男主角送入了白宮,因為選前聲勢逐漸看漲,別人都不疑有他,只有女主角知道真相。於是她試圖接近男主角,想告知他內情;公司則用盡各種手段,想把事實抺殺。

故事的背景設定有其時代意義,譬如計票問題;對兩黨政治的不耐,則是民主制度下常見的題材。Levinson對這樣的政治主題有著精準的掌握,某種程度,也預言了美國民眾期盼一個具媒體表演能力、跳脫傳統兩黨政治框架的候選人出現。更令人玩味的,是由Robin Williams個人的角度去看待這部電影,這大概是他從影生涯以來,最接近自己的角色──飾演一位喜劇演員。

有時覺得他在電影中甚至沒有「演」,只是把真實的自己搬上螢幕。不單是那些世人所熟悉,他所獨有「張牙舞爪」的喜感,還包括那種缺乏自信的不安,和時時於眉宇之間流露的感傷。當然,無論何者,都是十分Robin Williams式的,這也是他能成功由喜劇片跨界到劇情片的原因,他的笑容背後總有著濃地化不開的憂鬱,悲與喜同時存在的衝突與落差,使得他成為獨一無二的演員。

本片的男主角處處可以看到類似的身影,在參選初期試圖放下搞笑的外衣,認真討論政策,結果卻無人搭理。雖說好像是主角自己選擇恢復「本色」,但也確實馬上換來了掌聲和目光,然後便再也無法回頭了,即便在得知當選也只能以更浮誇的方式前往國會拜訪。最初和選民嚴肅對話的想法,隨著劇情的發展,早就被遺忘。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哪一個才是自己所期待的形象?這大概是劇中主角永遠無法回答的疑問。也因此,片尾的夫子自道,在正氣凜然的包裝下,卻又流露著殘酷與無奈。

弄臣永遠是弄臣,但這世上真有人甘於被永遠這樣看待?永遠樂於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別人的笑容?電影的結局是美好的,男主角認清了現實,找到了人生的寄託。至於現實的結局,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戲如人生,但人生往往無法如戲,那濃愁的憂鬱在沒有編導剪輯的人生舞台上,終究壓過了歡笑。也或許,從來就不曾有過笑容的存在,而只是一副又一副逗我們大笑的假面,像那所有丑角臉上的都有的妝。我們永遠無法弄清真實的情況,不過也無所謂吧,我想他永遠也只會希望我們記得他螢幕上的形象,如同每個丑角一樣。


(已刊登於立場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