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堅持求勝:林智勝的棒球人生》讀後


(本文已刊登於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部落格

要構成一篇好的傳記,必須要有好的傳主與傳記作者。這看似常識的道理,卻往往是難以達成的目標。

傳主的好壞並不取決於他的出身和地位,可以是留名世冊的偉人,也可以一般平凡的市井小民,但他人生的諸多事件和曲折,一方面能夠呼應著時代的變化,另一方面能夠觸動人性的共通。傳記作者的良莠並不在文筆的優美或華麗,而是能否掌握傳主人生的「輕重」,在紛陳交雜的回憶中,提煉萃取出一條清晰的故事軸線,達到與大我、小我的交融互動。

為了要描繪和時代大我的關係,好的傳記就必須在兼顧個人獨特的前提下,作為出發,將視野漸次擴大,不顯突兀;為了要在小我層次和讀者產生同理同情的共鳴,就不能一昧歌功頌德或擦脂抹粉,而是如實呈現傳主性格裡的好壞優缺,讓他能呈現凡人的真性情的一面。這些要求看似基本而簡單,實際施行起來就充滿挑戰,一不小心就失去了平衡,偏離了預期,成為一本乏味、單一的宣傳小冊。

由瞿欣怡撰寫,以臺灣棒球選手林智勝為對象的傳記——《堅持求勝:林智勝的棒球人生》,絕對是成功的寫作範例。

瞿欣怡為記者出身,長期經營採訪和寫作的世界,2006年以描述肯納自閉症基金會成立故事為對象的第一本著作《肯納園,一個愛與夢想的故事》即獲得無數的肯定,兼有客觀紀錄以及感性抒發的文字拿捏,是他作品的特色。這也並非他第一次以「棒球人」為對象,之前便曾以臺灣棒球前輩謝國城為對象,完成了《打一場生命的好球:棒球之父謝國城的故事》一書,在他自己的專欄中也時常觸及棒球的議題,他對臺灣棒球的理解與熱愛,使他成為寫作這本傳記最合適的人選。

林智勝更無需介紹,外號「大師兄」,他的人生從便和棒球緊密相連,從小學即加入王子燦教練帶領的臺南善化國少棒隊,之後入選國家隊,成為國家代表隊的重要成員,可說無役不與。2003年加入職棒,從臺灣大聯盟到兩聯盟合併後的La New熊隊(後更名為La New)。誇張點形容,臺灣棒球21世紀前後的大小事件,無論榮耀或困頓,林智勝皆參與其中。不僅如此,林智勝充滿轉折和張力的人生,以他直率豪爽卻又不斷自我懷疑的性格,這些人性的層面,或許比棒球的起落更吸著讀者的共鳴。

好的傳主與傳記作者的合作,讓我們在閱讀本書時,可以看到小我層次的細膩描繪,也可以看到大我層次臺灣棒運的起伏,無論何者,都體現著一種越挫越勇的決心和努力。電影《KANO》裡的那句「不要只想著贏,要想不能輸」或許最貼切的形容臺灣棒球或每個棒球人,乃至整個島嶼的個性。

甫落幕的世界十二強棒球賽,那場中華對古巴之戰,古巴分別在六局下和八局下故意敬遠林智勝的前一棒,選擇和林對決,某種程度上,這無疑是種看輕,第一次林被三振,第二次則轟出關鍵的全壘打,決定了勝負,也注定了這場比賽成為了臺灣棒球史上的經典戰役。

這確實如同一場不可思議的夢,但若細看本書,這似乎不過就是林智勝一生的日常而巳;這股在失敗中反覆爬起的韌性,或許是臺灣棒球之所以被視為「國球」的原因吧;這也或許是這本傳記所要告訴我們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