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來自Youtube)
(原文已刊登於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更名為〈改變永不嫌晚,一封40年前來自約翰藍儂的信〉)
這世間,有什麼比John Lennon,更適合讓人重新檢討自己的一生?
《Danny Collins》就是這樣的一則故事。
一位功成名就、擁有榮華富貴的歌手,在自己晚年的某次生日派對上收到了經紀人老友送來的意外禮物,那是一封40年前寄出的信,當時歌手剛剛出道,接受了雜誌社的訪談,在訪問中歌手透露對初投入歌唱事業的彷徨,特別是對名利的憂心。某位讀者讀到了這篇訪談,寫了一封短信請雜誌社轉交;但雜誌社的負責編輯並未善盡其責,因為這封信太有價值了,讓他起了私心,決定暗自扣留。這封信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John Lennon,他寫給這位初出茅蘆的創作者,給予溫暖的安慰和勉勵。
然而雜誌社編輯利慾薰心的一延宕,歌手的人生也跟著轉向,那對名利戒慎恐懼的青澀年輕人,早已深陷在金錢、虛名構築的泥掉之中。這封信的出現,刺激他重新審視現狀,希望能回到那不知在哪錯彎的轉折。
這看似不可思議的故事,卻是實際發生的現實,至少前半如此。故事取材自在英國民謠歌手Steve Tilston的親身經歷,他在隔了34年才收到來自Lennon和Yoko共同署名的信,對這位對名利感到憂心的青年,Lennon和Yoko回覆著:「富有並不會你所想的那樣,改變你人生的種種經驗。根本上,唯一的不同大概是你不用在為錢所苦,像食物、房子等等。除此之外的人生經驗,譬如情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和任何人一樣。」(Being rich doesn't change your experience in the way you think. The only difference, basically, is that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money – food, roof, etc – all other experiences – emotions, relationships – are the same as anybodies.)
整部電影可說就在這短短的幾句話上展開,一方面反對一方面贊成。沒有Lennon那麼強的信心,塑造出被名利腐蝕的主角,同時一旦主角醒悟眼下生活的空洞和虛幻,他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除了那重新開始的音樂創作,更多著重在私人感情和人際層面的彌補。
這部電影最吸引人之處,並不在前半段覺悟和反省的戲劇性,而是在處理悔悟之後「重新開始」的誠實。理解現狀並進而改變,和實際去進行改變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每個人都會三不五時對身處的現狀感到反感和厭惡,但不見得都有決心去進行改變,大半淪為無病呻吟,重回日常的慣習。類似像Lennon親筆信這樣的刺激,可以讓人痛下決心,但即便有了決心,如何實際著手又是另一難關。人們往往忽視了造成此刻處境的最核心因素,其實是自己的內心;外在因素當然扮演著重要的背景,但仍是在自己一次次的選擇下,走到了現在的局面。一旦要改變,最終面對的還是自己的心魔,這是最困難的敵手,也多半難以有童話故事般的結局。
所以影片中那突然退縮的瞬間,反而最使人共鳴,因為那最貼近真實,捕捉了每個人心底的脆弱。
如本片後半所暗喻,很多人不願改變、或改變失敗,問題出在我們太大張旗鼓,要求速效而徹底的一次扭轉,結果不是造成在起點的猶豫不決,要不就是被現實反撲讓改變胎死腹中。我們可能該轉念想想,我們心底的哪些部分尚未崩壞、被現實摧毀?在我們週遭又有哪些人事物正渴望或急需著我們的改變?不見得能讓人生的路途突然迴轉,但可以試著讓心底不曾被剝奪的部分放光放熱,令那些在路途緊緊伴隨的他者轉而微笑。一點一滴地從己身或身邊開始,人生的風景即便無法不同,但至少能別有新的風味。
以充滿戲劇性的故事,開展人性的平凡,能掌握兩者的落差,並能說服觀者接受,考驗著演員的表現。由Al Pacino、Annette Bening、Christopher Plummer這些影壇的傳奇擔綱,再加上Bobby Cannavale、Jennifer Garner等中生代演員不俗的表現,舖陳出那落差之間所流露的韻味。此外,本片音樂人為背景,配樂無疑扮演著吃重的角色,才華洋溢的Ryan Adams幫Al Pacino量身訂作的新曲,勾勒出主角的內心世界,將他所追求的「變化」以音樂的方式具象化。當然,這樣的情節設定,John Lennon的歌絕對不可或缺,幾乎佔了全片多數的配樂,成為與劇情交相輝映的另一道潛流,配合著劇情的起伏波動適切地呼應著。
或許,我們可能沒有辦法收到Lennon的來信,但透過他的歌,我們仍能接受到他想傳達的訊息,重新檢討著我們的人生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