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寫於選舉之前



(mv和內文一點關係也沒有,卻又好像有點什麼關聯,至少是我們遺忘很久的什麼。)

11月29日的選舉應該會是一場不一樣的選舉,將會是臺灣未來一連串的改變的重要環節。

我相信有許多人和筆者一樣,近幾年來對選舉抱持一種十分微妙的態度。當然還相信著選舉的力量,畢竟我們曾親身經歴透過選票所帶來政權的輪替,同時卻也看過各式各樣因選舉而造成的意外和撕裂。我們還體驗過更多選舉之後的無奈,不只是勝敗的落空;而是勝利者或許不同,但我們的生活卻沒有更好的失望。在這樣的背景下,養成了一種或可名之為「熱眼旁觀」的矛盾心態,在關心選舉的同時,又抱持著一種冷漠的態度,雖然不會輕忽任何一次的投票,但再也不覺得投票行為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是所謂民主運作的行禮如儀,投票日也不過就是日常的一天而已。

雖然不放棄以選票改變國家社會的可能,卻也對是否真能改變感到灰心,甚或絕望。

今年的九合一選舉一切似乎都不同了。

原因很多,有些是單一城市的特例,譬如臺北市長選戰,如有論者所指出,候選人個人的特質和表現,激起了不同世代和階級的憤怒。也有些因素是普遍性的,如近期的食安風暴挑戰了所有人容忍的底限,如果連日常飲食的安全都無法確保,即便已對政治冷感,那「自掃門前雪」的小天地也難以維持。或者,再將時序向前推移,三一八運動匯聚並展現了人們對現狀和未來方向的不滿,選擇直接與體制正面衝撞,戳破了平和的假象;並將國家的暴力和運作的脫序,赤裸裸的展現於人民面前。

凡此,皆猶如一聲聲警鐘,提醒著每個人重新去思考選舉和民主所代表的意義,去思索在長期所謂藍綠對峙的過程,我們所忽略和失去的價值,並重新理解公眾事務和自己之間的距離。

曾幾何時,我們的選舉只剩輸贏的技巧操作,無涉政策及其背後的理念和價值?曾幾何時,我們的民主變成無休止的減法,將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彼此切割,而非加法的凝聚?

選舉的勝敗、個人的榮枯長遠下來都只是小事,觀念和價值的改變、共識的協調和凝聚,以及人們對公眾事務的關注和投入,才是真正重要的關鍵。即便在2014年的今日,選舉仍充斥著各式各樣奇怪的招術與言語,仍如魑魅魍魎般於空氣中橫行,希望利用臺灣民主發展的諸多問題與裂縫,爭取自己的私利。倘若繼續放任這樣的情況,再多次的投票甚或再多次的政權輪替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永遠在向下沉淪而非向上提升,永遠陷在金錢有無的追求而非美好生活的實現,永遠在彼此撕裂而非彼此合作,永遠讓偏見和仇恨取代著對話與和解。更可怕的,我們不僅無法為我們的至親打造美好的未來,卻讓有心人不停在我們的過去裡尋找醜惡進行挑弄、獲得利益。

筆者深信並盼望著,11月29日的選舉,人民將會用選票宣示著如是劣行的終結;更希望在投票日之後,無論所支持的候選人是否當選,人民都將會持續給執政者監督和鞭策。因為基於太多過去的經驗,我們早已了解民主制度絕不僅是投票而已,而是藉由一次次的選舉參與,去深化思考公共議題,將過去所存留的每個片面去蕪存菁,深化為改變與創造未來的力量,用這股力量去推動著執政者,將國家引導至正確的發展方向。

無論如何,放下那旁觀的冷漠,11月29日都該去投票吧,因為那一票象徵著對自己所處社會的關心,並且當那一票投下之後,我們仍會繼續將這份關心,散佈到公共事務的每個角落。因為唯有今日不止息的關注,才去換來那美好明日的來到;因為只有每個公民的投入,才能實踐民主的真諦。

連勝文說「競爭對手柯文哲可能是不滿的出口,但並非不滿的出路」,在一定程度上,這句話或許是對的,但問題在於連勝文自己正是那構成「不滿」的一份子,這也是這次選舉他一直處於落後的原因。所謂的出路本來就不會也不能依靠特定個人,而是要由人民一步步走出來的,柯文哲或許真的只是出口,但有出口才有走出出路的可能,這或許才是明天選舉最大的意義。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Sly & the Family Stone,〈Que Sera Sera〉


                                          



對〈Que Sera Sera〉這首歌上了癮,找了無數的版本,幾乎每個版本都喜愛,都可以打到自己的某個軟肋,證明了對這首歌的完全沒抵抗力。Sly & the Family Stone的這版本大概在心中排名一二吧,三不五時就放出來聽,像某種魔咒。

被這歌深深吸引的理由其實很簡單,簡單到說出來就難堪,於是還是決定沈默吧。

總之,每天都要在心裡反覆默唸Que Sera Sera啊,這樣才不會變成和「他們」一樣,陷入那些扭曲黑暗中,閹割了自己。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Blind Willie Johnson,〈The Soul Of A Man〉


他說他在尋找男人的靈魂,在城市的街角,對著陌生的我,就像借火點菸般輕鬆自然。

我笑笑的看著他,一如掏出打火機替人點火般隨意。

「如果你是要由文字所堆砌的一般論,我可以和你鬼扯,或長或短,隨你開心。又或者這只是某種我不知道的暗號,比如性交的暗示,現在的我也可以配合你或前或後的玩樂。但如果你要的是真的是具體而實在的靈魂,那我什麼都無法給你。因為我是沒有靈魂的男人。」

他靜靜看著我說完,然後露出混合鄙夷與譏笑的表情,靠了過來,在我耳邊靜靜細語,微小而清晰,告訴我他想要的是什麼,告訴我什麼是男人的靈魂,語畢即轉身離去。

只剩我一人,在城市的街角,面對全然陌生的自我,知道自己即將出發,去開始靈魂的追尋。



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Nirvana,〈Intro/School〉


用靈魂唱歌很屌?只不過是俗爛的廣告詞語。

用歌聲嘔出靈魂的片段,才是真正令人動容的歌者,也是他之所以不朽的原因。但靈魂終究有限,禁不起一次又一次這樣的歌唱,21克的重量就這樣逐漸消耗殆盡,注定了最後的結局。

也正因為是靈魂的聲音,所以早就行屍走肉的自己,才沒有辦法再聆聽他的音樂。只能在睡不著的夜,羞愧的偷偷播著,讓身軀裡的空洞,重溫一下靈魂的滋味。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王定宇的眼淚



請由10分36秒處開始看起,王定宇淚流滿面的發言,裡面有著太多的洋蔥。

身為所謂「本省人」與「外省人」的「混血」,有些太個人的感觸,就先不多說了。

想講的是選舉的勝敗、個人的榮枯長遠下來都只是小事,有些觀念和價值的改變則是永遠的。

當柯文哲剛出來競選時,講這些抽象的東西也曾讓自己很不耐,畢竟是市長啊,凡事都具體在眼前,無需空洞的泛論。然而,隨著選舉走到今日,各式各樣奇怪的招術與言語,如魑魅魍魎般於空氣中橫行時,我才突然驚覺自己或許真的把事情想得太簡單。臺灣的民主體制中有著根本的問題和裂縫,倘若不想辦法解決和彌平,過去幾年的經驗早已證明,再多次的投票甚或再多次的政權輪替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我們永遠在向下沉淪而非向上提升,我們永遠在彼此撕裂而非彼此合作,我們永遠讓偏見和仇恨取代著對話與和解;更可怕的,我們不僅無法為我們的至親打造美好的未來,卻讓有心人不停在我們的過去裡尋找醜惡進行挑弄、獲得利益。

當過去無法成為迎向未來的力量,反而變成少數人綑綁我們的枷鎖時,我們也許真的該去思考觀念和價值的問題。畢竟,民主制度不僅是投票而已,而是經由一次次的選舉參與,去深化思考公共議題,將過去所存留的每個片面去蕪存菁,深化為改變與創造未來的力量。

無論如何,該往前走的時候了。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失去重量的傳奇--《傳奇42號》

 (圖片來自WIKI)


Jackie Robinson作為第一位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的非裔美籍球員,是棒球史上不容抹滅的名字。

在一般印象中,球員生涯所留下的,多半是勝敗的榮耀和遺憾,或者各式生硬的紀錄里程碑。然而,勝與敗本來就不該是運動的全部,球員在場上付出,以及給予球迷的感動,絕非輸贏所能概括。至於紀錄則多半只有在締造時會被重視,再次被提起時,已是被打破之時。這些勝敗紀錄的文字或數字,可以增添看球的樂趣,但真正的球迷都知道,真正的感動絕對不僅如此;球員在場上的偉大身影,也不該只這樣被記憶。

Robinson是最好也最特別的例子,他球員生涯的表現原本就足以讓他在棒球的歴史裡保有一席之地,但更重要的,他能成為大聯盟的一員,和其他球員平起平坐,本身便具有重要的意義。他的偉大和影響,絕不只是冰冷的數字紀錄,更不僅限於棒球的世界。他挑戰當時運動世界的黑白藩籬,替棒球立下了超越種族歧視的先聲。美國職棒這個棒球的最高殿堂,體質從此改變,今日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球員投身其中,都可溯源於此。這成就並不簡單,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漫長的爭鬥中,Robinson所身處的1950年前後,是歧視正熾的保守歲月,每次的上場都刺激著聯盟乃至國家最敏感的神經,攪動著歧視者和非歧視者的怨怒和良知,這些波動的衝突逐漸發酵凝聚,匯集成一條支流,最終注入了平權運動的洪流之中,於日後掀起巨浪。

Jackie Robinson於黑白隔閡之間的奮鬥,體現了棒球乃至運動世界最核心的精神,運動應該是超越現實的諸多不公與阻礙,人人都有權力在這舞台上公平展現純粹的自我。

因為Jackie Robinson地位如此重要,2013年由其生平改變的《傳奇42號》
上映時,是北美職業運動乃至美國社會的盛事,不管是大聯盟本身或其他職業賽事,及至各大運動聯播網,都紛紛加入宣傳的行列,慶祝Robinson的一生能以電影的方式呈現在全球觀眾之前,不僅榮耀Robinson個人,同時也彰顯了他所標誌的時代意義。

作為一部由好萊塢出品的商業的電影,其敘事方式和所傳達的價值絕對也是好萊塢式。故事從布魯克林道奇隊的老闆Branch Rickey希望能有一名黑人球員入隊,當時正在黑人聯盟打球的Robinson因為出色的球技與強悍的性格獲選。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一名黑人進入全白人的聯盟,面對著來自敵手、觀眾,甚至隊友的內外排斥。在這樣的對立中,他必須控制自己,壓抑怒氣,在場上用實力去贏得他人的尊重,扭轉歧視。隨著劇情的開展,他逐步獲得的肯定,並在最後,讓球隊擁有者Rickey說出自己力挺Robinson的理由,道出全片的核心:一生作為棒球人的他,曾親身目睹擁有天份的年輕靈魂,只因膚色,便被棒球運動排擠在外;當時他自我安慰已經盡力,但他知道他做得永遠不夠,他所摯愛的運動一直存在著不公平的醜惡在其中,只是沒有人願意去面對,願意去改變。他希望能有彌補的機會,為了自己,也為了心愛的運動,他在Robinson身上看到了可能,也因為Robinson他重新愛上了棒球。

本片挾著Jackie Robinson的聲名,無論在票房和評論上都取得了不錯的佳績,但若細究其內容,平鋪直敘的描繪方式,最終也只是一般的商業電影而已。因為太多複雜的衝突被理所當然的美好結局所掩蓋了,Robinson於外的困境、於內所的糾葛種種緊張和衝突都被輕易帶過。特別片中所傳遞的溫和價值觀,不能說錯誤,但終究僅是黑人民權運動的支流之一,開玩笑地說,倘若Malcolm X在世,看到這部電影一定會火冒三丈吧。即便在運動的世界裡,Tommie SmithJohn Carlos於1968年墨西哥奧運向Black Power的致敬,或者拳王Muhammad Ali一生各種激烈的行為與言語,都象徵著與本片迥然不同的價值觀點。

當然,對一部依據真人真實剪裁改變而成的好萊塢主流電影,這樣的討論是過於苛求的,Robinson所處的時代有其限制與難處,本來就不可能兼顧此後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只是要提醒,在本片過於簡單的描繪下,時代的重量一定程度被削弱,也讓Robinson個人的掙扎和偉大無法完全被理解。更重要的,片中的價值觀,僅是某個片面,不能作為黑人民權乃至所有平權運動的唯一。總而言之,本片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起點,提供故事的梗概,勾起人們的興趣,進一步深入閱讀、觀賞更多相關的研究與創作,理解和思考平權運動的各種可能。

最後,據聞在1990年代中期,知名黑人導演Spike Lee曾企圖拍攝Jackie Robinson的一生,並由Denzel Washington,最後因各種因素,該計畫胎死腹中。在看了這樣一部平淡的電影後,想像Spike Lee所能交出的成果,不禁令人由衷覺得遺憾。同樣是Jackie Robinson的人生,我想我會比較喜歡Spike Lee的版本吧。


2014年11月9日 星期日

Bruce Springsteen - Chimes of Freedom (East Berlin 1988, with speech)

正在閱讀《撼動柏林圍牆:布魯斯.史普林斯汀改變世界的演唱會》(又是一本因為譯者而購買的書),沒想到一早GOOGLE就善意提醒今天是柏林圍牆倒塌的25週年紀念,莫名很喜歡這樣的巧合,算是最近不順的生活中,少數讓自己感到高興的事之一吧。世事似乎本就如此,小我的愁苦在大我面前往往不值一提,但人們卻只能在自己的軀體和心情中打轉,透過小我去感受和理解這世界。

書還來不及讀完,拜網路所賜,已經在Youtube上把演唱會大致看過。對於成長在多半只能拜讀頌揚,聆聽音樂反而很困難的自己而言,時代真的在不知不覺中進步到過往無法想像的地步。整場演場會最關鍵的無疑是下面這首〈Chimes of Freedom〉,以及Boss那經典的演說:「願有天所有的障礙都將拆除。」(in the hope that one day all barriers will be torn down)十幾個月後,柏林圍牆被拆除了。

可是故事並沒有結束,至少Boss的心願還沒達成,一面牆倒下了,卻又更多的高牆依舊聳立,否則村上春樹也不會在近日呼籲一個沒有高牆的世界了

我不相信搖滾樂或任何形式的創作可以改變世界,就像我不相信冰島的可樂會比較好喝一樣。世間沒有什麼事是那麼簡單的。改變世界的只有人民,只有從每個小我做起,大我才會真正的改變。因為這世上本來也就不真存在所謂大我,任何為大我如何如何的詞語,或多或少都帶著獨裁的心態。大我即是無數小我平等的堆砌,是無數平凡人的喜樂和愁苦凝聚匯集,構成或推動了一個時代。

換句話說,只有小我渴望並努力去改變,世界就會改變,這或許是另一種天真,但我由衷相信著。

音樂或任何的創作在改變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仍是重要的,因為如同村上所言,唯有「不斷唱歌、不斷講故事;講述關於一個更美好、更自由的世界即將到來的故事。」人們才會有能力去想像一沒有高牆的世界。

僅以這首歌獻給正在與高牆搏鬥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