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翻土之後竟是無法造音的荒蕪?--《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已刊登於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策展是近日臺灣的熱門議題,隨著相關論述的陸續出版,策展人透過展覽規劃的方式進行觀點的述說,已成為專業的領域。其中由MoNTUE北師美術館及立方計劃空間聯合主辦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 ,及其所延伸出版的同名專著,無疑是成功的範例,不僅是展示或呈現的範疇所能概括,而是對於戰後臺灣音樂(或本書用語「聲響文化」)發展深入的學術剖析,特別是那些非主流的樂音,以及生成這些樂音背後的時代因素。內容上包含著史料的搜集與專業的論述,在書寫的篇幅上雖仍多少受限於展覽的形式,廣度和深度卻完全不輸任何專業的學術論文,這也使得這次展覽和本書超越了展示或描述的層次,深入探索和挖掘那並未久逝的過去。

日後任何人想要對戰後臺灣音樂的進行回顧或分析,這次的展覽都將是台灣音樂史上的重大事件,而本書則是一定要參考、不容迴避的起點。

本書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控管與隙縫」,討論的是戒嚴時期,當權者對台灣音樂嚴格的管制,隨美軍而來的熱門音樂,變成少數能避開控管的隙縫,成為一種對於現代聲響的想像。 第二部分「聲響翻土」,核心圍繞在「我們需不需要有自己的音樂?」這由許常惠、史惟亮於1966年發起的民歌採集運動的提問,後來恆春民謠歌手陳達的「被發掘」,都可以視為這個脈絡下的產物。但直到解嚴,此時期所埋下的種子才真正萌芽,問題才得到回應。第三部分「另翼造音」則勾勒出一條以「異議」為軸線的音樂發展,這股內外壓力下,試圖挺身相抗尋找出口的力量,形塑出不同的樂音甚至表演場地,不同的族群帶著各自的關懷,用迥異的方式,在主流音樂脈絡之外,尋找自己的聲音。第四部分「另逸造音」,則將焦點移轉至當樂音於戒嚴體制解放後,伴隨而來的身體解放, 1980年代初即在行為藝術、小劇場領域中醞釀,至解嚴之後,發展到達高峰,甚或變成社會或文化事件獲得囑目。第五部分「另藝造音」,則以數位創作者為例,關注21世紀後「聲音藝術」於臺灣出現,音樂的可能性被不斷被展延,賦與抽象形上的辯證,成為具高度實驗的新取徑。並於書未,附上數位藝術創作者的作品以為結束。

這終究是一本從展覽所集合生成的文字合集,再加上關心的議題十分龐大,在閱讀的過程中常給人紛亂龐雜之感,或許,如是紛亂龐雜的不協調之感,反而充分體現了從戒嚴高壓體制下解放出來的臺灣音樂風貌,以及作為一新興研究課題所具有初生之犢般的生命力。書中無論訪談、回憶或論述,都可以獨立成一條新的線索再繼續追問,甚至可以刺激出新的議題或視角,如在本書上普遍未觸及(或根本難以觸及)的聆聽者的缺位。作為起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派生成許多學院或非學院式的文字,條理井然,層次分明。然而,當那日來臨之時,或許我們反而會懷念起那起點之時的雜亂?

本書內所提到的許多過去,對多數人的而言,可能聞所未聞,或僅留有模糊的印象。這其實也顯示了臺灣音樂在發展上的困境,當去除了戒嚴這樣共通的枷鎖,以及商業化撲天蓋地來襲之後,我們的音樂究竟還和過往的歷史有著多少的聯繫?當主流和非主流的界線日益模糊,當音樂無論在內容或演出形式上皆淡去了「異議」的色彩,我們是否還能回答那一直以來的根本問題:「我們需不需要有自己的音樂?」甚或更悲哀地問法,我們究竟能不能有自己的音樂?

翻土之後所造之音,究章是全新的樂章,或只是悼念的輓歌?答案只能留待後人。我只知道,當我們高聲疾呼悍衛歷史神聖的同時,應該努力去理解、保留那些在我們生活中還未遠走的過去,留予後人承繼或緬懷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