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WIKI) |
Jackie Robinson作為第一位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的非裔美籍球員,是棒球史上不容抹滅的名字。
在一般印象中,球員生涯所留下的,多半是勝敗的榮耀和遺憾,或者各式生硬的紀錄里程碑。然而,勝與敗本來就不該是運動的全部,球員在場上付出,以及給予球迷的感動,絕非輸贏所能概括。至於紀錄則多半只有在締造時會被重視,再次被提起時,已是被打破之時。這些勝敗紀錄的文字或數字,可以增添看球的樂趣,但真正的球迷都知道,真正的感動絕對不僅如此;球員在場上的偉大身影,也不該只這樣被記憶。
Robinson是最好也最特別的例子,他球員生涯的表現原本就足以讓他在棒球的歴史裡保有一席之地,但更重要的,他能成為大聯盟的一員,和其他球員平起平坐,本身便具有重要的意義。他的偉大和影響,絕不只是冰冷的數字紀錄,更不僅限於棒球的世界。他挑戰當時運動世界的黑白藩籬,替棒球立下了超越種族歧視的先聲。美國職棒這個棒球的最高殿堂,體質從此改變,今日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球員投身其中,都可溯源於此。這成就並不簡單,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漫長的爭鬥中,Robinson所身處的1950年前後,是歧視正熾的保守歲月,每次的上場都刺激著聯盟乃至國家最敏感的神經,攪動著歧視者和非歧視者的怨怒和良知,這些波動的衝突逐漸發酵凝聚,匯集成一條支流,最終注入了平權運動的洪流之中,於日後掀起巨浪。
Jackie Robinson於黑白隔閡之間的奮鬥,體現了棒球乃至運動世界最核心的精神,運動應該是超越現實的諸多不公與阻礙,人人都有權力在這舞台上公平展現純粹的自我。
因為Jackie Robinson地位如此重要,2013年由其生平改變的《傳奇42號》
上映時,是北美職業運動乃至美國社會的盛事,不管是大聯盟本身或其他職業賽事,及至各大運動聯播網,都紛紛加入宣傳的行列,慶祝Robinson的一生能以電影的方式呈現在全球觀眾之前,不僅榮耀Robinson個人,同時也彰顯了他所標誌的時代意義。
作為一部由好萊塢出品的商業的電影,其敘事方式和所傳達的價值絕對也是好萊塢式。故事從布魯克林道奇隊的老闆Branch Rickey希望能有一名黑人球員入隊,當時正在黑人聯盟打球的Robinson因為出色的球技與強悍的性格獲選。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一名黑人進入全白人的聯盟,面對著來自敵手、觀眾,甚至隊友的內外排斥。在這樣的對立中,他必須控制自己,壓抑怒氣,在場上用實力去贏得他人的尊重,扭轉歧視。隨著劇情的開展,他逐步獲得的肯定,並在最後,讓球隊擁有者Rickey說出自己力挺Robinson的理由,道出全片的核心:一生作為棒球人的他,曾親身目睹擁有天份的年輕靈魂,只因膚色,便被棒球運動排擠在外;當時他自我安慰已經盡力,但他知道他做得永遠不夠,他所摯愛的運動一直存在著不公平的醜惡在其中,只是沒有人願意去面對,願意去改變。他希望能有彌補的機會,為了自己,也為了心愛的運動,他在Robinson身上看到了可能,也因為Robinson他重新愛上了棒球。
本片挾著Jackie Robinson的聲名,無論在票房和評論上都取得了不錯的佳績,但若細究其內容,平鋪直敘的描繪方式,最終也只是一般的商業電影而已。因為太多複雜的衝突被理所當然的美好結局所掩蓋了,Robinson於外的困境、於內所的糾葛種種緊張和衝突都被輕易帶過。特別片中所傳遞的溫和價值觀,不能說錯誤,但終究僅是黑人民權運動的支流之一,開玩笑地說,倘若Malcolm X在世,看到這部電影一定會火冒三丈吧。即便在運動的世界裡,Tommie Smith和John Carlos於1968年墨西哥奧運向Black Power的致敬,或者拳王Muhammad Ali一生各種激烈的行為與言語,都象徵著與本片迥然不同的價值觀點。
當然,對一部依據真人真實剪裁改變而成的好萊塢主流電影,這樣的討論是過於苛求的,Robinson所處的時代有其限制與難處,本來就不可能兼顧此後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只是要提醒,在本片過於簡單的描繪下,時代的重量一定程度被削弱,也讓Robinson個人的掙扎和偉大無法完全被理解。更重要的,片中的價值觀,僅是某個片面,不能作為黑人民權乃至所有平權運動的唯一。總而言之,本片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起點,提供故事的梗概,勾起人們的興趣,進一步深入閱讀、觀賞更多相關的研究與創作,理解和思考平權運動的各種可能。
最後,據聞在1990年代中期,知名黑人導演Spike Lee曾企圖拍攝Jackie Robinson的一生,並由Denzel Washington,最後因各種因素,該計畫胎死腹中。在看了這樣一部平淡的電影後,想像Spike Lee所能交出的成果,不禁令人由衷覺得遺憾。同樣是Jackie Robinson的人生,我想我會比較喜歡Spike Lee的版本吧。
(已刊登於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