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路 |
(本文已刊登於READMOO)
約翰‧維廉斯(John Williams)於 1965 年所寫成的小說《史托納》(Stoner),在很長的時間裡,一直是本被埋沒的小說。
原因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因為這是篇極為平淡的故事,簡單的情節軸線,三言兩語即可說明。敘述著一位美國密蘇里大學英文語文學系教授威廉‧史托納的一生,他如何從貧農變成大學教授,他不圓滿的婚姻與家庭,以及那無疾而終的愛情。從生至死,平鋪直敘,沒有刺激辛辣的添加,沒有峰迴路轉的曲折,就只是對一位平凡教授一生的白描,怎麼想都不會吸引太多人的閱讀興趣。
主角威廉‧史托納的一生就是一般人的人生,甚或還有可能更平淡無奇;所以也如同多數人,很容易於不知不覺中被遺忘。
然而這書卻在二十一世紀後被人們重新拾起,獲得極大的好評與反響。原因正在於它對平凡的掌握,描繪了一身處於人世間的薛西弗斯(Sisyphus)。當人們今日談論薛西弗斯──這每日反覆推著巨石,永無止盡面對徒勞的神話,往往強調其中悲劇或哲學式的意涵,忘記了該神話最原初的本質。薛西弗斯神話是企圖捕捉著人們日常的縮影,日日努力的想往所謂的「成功」、「光明」的面向推進著,但在前方等待著多半是退回原點的失望,無法擺脫、週而復始的絕望苦鬥;也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著類似的傳說,因為這是生命最真實的樣貌。
除了少數例外,人生往往前進沒幾步,便會被各樣浪潮給衝退,退比進的更多。所以重點不在於潰退、成功與否,而是在於被打擊之後,如何再找出站起的姿態,試著再往前迎接下次的沖擊。亦或者,更重要的,不在於執著是否能站在山頂或囚困山腳,而是欣賞著沿路每天不同的景緻,跳脫進與退、勝與敗之間的糾纏與自我質問,覓得屬於自己的人生韻味。
威廉‧史托納的人生即是這樣的寫照,平凡如他,面對著或大或小的不同轉折,有些甜美,有些苦澀,但最終都成為他人生的一部分。也因此這本看似平淡的小說一點都不平淡,在淡雅的文字間,主人翁不斷地理解、消化、接受著命運所施加的各種曲折乃至重擊,形塑自己的生命,時而溫柔,時而激烈,形成內向式巨大的衝突與張力,潛伏在字裡行間。這內在的衝突與張力,構成了全書的魅力;而這魅力之所以能成立,便在於這是每個平凡的人生都要面對掙扎和體悟。
成敗說穿了僅是來自他人的目光,是外在於己身的事物,如同生命中所有出現的外物,在死亡降臨的瞬間,再堅固者皆將煙消雲散。人在最後只能擁有自己,「活過」便是對生命最好的頌揚。如同史托納在人生最後一刻所感受到的:「他模糊地記得他曾思考過失敗的人生——彷彿他是多麼的在乎。現在對他來說這些想法是殘忍的,比起他所經歷過的生命,那是毫無價值的。」又或者,只需用那句貫穿全書,出自莎士比亞〈商籟七十三〉(Sonnet 73)即可說明一切:「因你所見,將使你熱愛更強烈/熱愛那即將離你而去之一切。」
人生的意義也許只需要一句莎士比亞便足夠,但倘若需要更多,這本《史托納》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